“严查到底!”一女子带孩子到西安旅游,入住酒店后,就用房间提供的瓶装水,烧开水给孩子做辅食,谁料,她让孩子喝水时,孩子非常抗拒,女子没在意,直到晚上用瓶装水给孩子刷牙,顺手喝了一口后,才发现水是咸的,很像浓盐水! 酒店客房桌上那瓶“饮用天然矿泉水”,包装体面,封口完好,生产日期也足够新鲜。它本该是旅途中最可靠、最不起眼的安全保障,谁知里面装的根本不是水,而是一瓶能齁死人的浓盐水。 这事要从几个小时前说起。一位母亲带着孩子长途奔波后住进酒店,孩子饿了,她想用房间里这瓶全新的矿泉水烧开,给孩子冲点辅食。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出于卫生考虑,未开封的瓶装水当然是首选。 可接下来的一幕,就有点不对劲了。孩子的小嘴闭得严严实实,怎么喂都一脸抗拒,就算勉强塞进去一点,也立马全吐了出来。 当时的母亲并没多想,只当是孩子舟车劳顿后在闹别扭,甚至还轻轻拍了拍他,念叨着“别任性”。她哪里想得到,这不是孩子任性,而是一个求生本能式的警告,只是她当时没读懂,忙完一天,她回到房间,口渴难耐,顺手拿起白天剩下的半瓶水,拧开就灌了一大口。 那股猛烈的咸涩味瞬间在嘴里炸开,像错喝了腌菜的盐卤,烧得舌根发麻,整个人一下就懵了。她本能地把水全吐掉,不敢相信地拿起瓶子又抿了一小口,就是那种齁嗓子的咸。 那一刻,她低头看着怀里正揉着眼睛要睡觉的孩子,后脖颈的冷汗“唰”地就冒了出来。白天给孩子冲辅食的,用的就是这瓶水!后知后觉的恐惧,让她握着瓶子的手都开始发抖。 这位母亲很清楚,现在不是哭闹的时候,孩子的安全第一,自己的公道也要讨。她抱着孩子,攥紧那瓶“罪证”,直接冲到酒店前台。面对值班员一脸的状况外,她没多废话,把水瓶递过去:“你自己尝尝!” 前台姑娘抿了一小口,脸色瞬间就白了,连连摆手说“这味儿不对”。近半小时后,酒店经理总算赶到,一边道歉,一边尝试解释说可能是运输或个别瓶子密封的问题。紧接着,便是标准的危机公关流程:提出免房费,再给些经济补偿。 可对这位母亲来说,这根本不是钱的事。她的核心诉求有两点:第一,查明真相;第二,确保孩子没事。为了避免被酒店“私了”,她当场报了警。 有了警方的介入,事情的处理快了不少。酒店方面承担了全部责任,立即出钱陪同母子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万幸的是,结果显示孩子身体并无大碍,所有人都松了口气。随后,酒店正式道歉,并兑现了免房费和赔偿的承诺。 对于出门在外的旅客,尤其是带着孩子的家庭,酒店房间里那瓶免费水,几乎是信任的底线,是默认的安全区。大家习惯了它的存在,就像习惯了房间里有床、卫生间有纸一样。 毕竟,还有什么比一瓶密封完好的品牌瓶装水更让人放心的呢,可问题是,当这最后一道心理防线都崩塌时,暴露出的就绝不只是“个别瓶子”的问题了。 信任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是整个服务业的基石。建立它需要无数次的“万无一失”,而摧毁它,一次“万一”就够了。 信源:极目新闻
“严查到底!”一女子带孩子到西安旅游,入住酒店后,就用房间提供的瓶装水,烧开水给
烟雨评社
2025-08-03 16:13:3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