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不起了!”2021年,北京商场举办“单手抓金”的活动,不料,被一男子成功抓起一根25斤重的金条。男子正准备拿走,却被商场阻拦:“这不是送给你的,是让你体验一下重量。”男子被气笑,说商场玩不起,法院这么判了!
商场里人潮涌动,嘈杂中忽然传来一阵更响亮的喧哗。远处黑压压地围了一圈人,大喇叭的吆喝声极具穿透力:“挑战金条,非你莫属!谁能拿走就归谁!”只见一个透明箱子里,一根重达25斤、估值数百万的硕大金条正静静躺着,箱壁上开了一个仅容单手伸入的小孔。
北京小伙王刚正和女友逛街,也被这阵势吸引了过去。他看着一个个挑战者涨红了脸却最终手滑放弃,平日里健身练就的一身肌肉可不是摆设,他决定上前一试。
王刚深吸一口气,将手伸进孔中,稳稳抓住金条,而后手臂青筋暴起,猛然发力。谁知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他竟真的将这根沉甸甸的金条从那个小小的开口里取了出来。
现场先是死一般的寂静,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喝彩与惊呼。王刚自己也激动不已,以为泼天的富贵真砸到了自己头上。可他还没来得及享受胜利的喜悦,一旁的工作人员脸色就变了,几个人快步上前将他拦住,语气生硬地表示:“先生,体验结束了,请把金条还回来。”
王刚当场就懵了。女友在旁边小声劝他,说哪有这么好的事,还是还给人家吧。可他看着手里货真价实的“战利品”,怎么也想不通,一股火气直冲头顶:“是你们说的‘谁拿走就归谁’,怎么,现在想反悔了?这不是店大欺客吗?”
双方就金条的归属僵持不下,最终不欢而散。王刚越想越气,一纸诉状将商场告上了法庭,法庭上,商场一方拿出了他们那套滴水不漏的说辞。他们辩称,活动的目的纯粹是为了宣传和吸引客流,让顾客“体验”一下25斤黄金的重量,从未有过“赠与”的真实意图。
商场律师也强调,现场的宣传标语中没有出现“赠送”“免费”等明确字眼,并且双方没有签订任何书面合同,因此赠与关系不成立。
经过审理,法院最终采纳了商场的说法,认为这只是一场挑战赛性质的商业活动,由于缺乏明确的赠与合同,王刚的诉求被驳回。他不仅白高兴了一场,还搭上了诉讼的精力与费用。
判决一出,网上的评论区可比现场热闹多了。“我就知道是这个结局”“商家的套路永远比金条重”之类的评论铺天盖地。不少人开始举一反三:抓娃娃抓到大奖,老板马上过来调试机器;抽奖抽中手机,到手却变成了“七天体验权”。
这种挂着羊头卖狗肉的营销,在国内似乎并不少见。有人对比道,国外类似的活动往往说到做到,实打实地给,偏偏国内一些商家只学来了热闹的形式,却舍不得出那份“彩头”,把满怀期待的消费者当猴耍。
如果规则足够清晰,让所有宣传语都必须字字千金,不允许任何引人误解的模糊空间;如果法律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强有力的后盾,让不诚信的商家付出沉重代价,他们还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变脸”吗。
作为消费者,面对诱惑时也需要多一分警惕。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参与这类高回报活动前,主动询问并寻求书面承诺,或许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时的热闹总会散场,只有那些真正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的浪潮中真正站稳脚跟,走得更远,毕竟,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谁是真的想做生意,谁又是想投机取巧,大家心里都清楚得很。
这场“单手抓金”事件,给我们提了个醒。商家在举办活动时,要诚信为本;顾客在参与活动时,要理性对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消费环境。
信源:秦皇岛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