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录取通知书了?”8月1日报道有个吉林农业大学的准大一新生,拿到通知书后,发现里面夹着张带蘑菇味的纸,竟然转头就撕下这页纸,和鸡肉、蘑菇一锅炖了!视频里通知书在汤里翻滚的画面,看得人目瞪口呆。但更让人愣神的是,校方居然亲自出来承认:这页纸真能吃!网友:“好一个‘吃书达里’!” 谁能想到,录取通知书不止能用来晒朋友圈“炫耀”,还能真的“下锅炖”!吉林农业大学一名准大一新生的“神操作”,让全网见识了什么叫“把科研成果吃进肚子里”。 事情的起因是一份带着菌香的录取通知书,8月1日,这位新生发布的视频里,一张浅褐色纸张在土鸡锅中翻滚,汤汁咕嘟作响,配文我今天给你们看看这蘑菇录取通知书到底能不能吃! 原来,这张被炖煮的纸正是吉林农大2025年录取通知书的内页,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研发的“蘑菇纸”制成,原料是食用菌菌丝体,摸起来像晒干的香菇,凑近细闻还带着淡淡的蘑菇清香。 据该校官方微信介绍,这种纸张无需传统造纸的碱洗、漂白环节,完全由菌物学院在校生手工制作,每一张都独一无二,这位新生在收到通知书时,发现内页标注着“采用我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好奇心驱使下,他撕下一角扔进鸡汤,“口感脆生生的,就是有点心疼,毕竟是院士团队的心血”。 这段视频发布后评论区炸开了锅:有人说:“别人家通知书拼颜值,吉林农大拼厨艺”,也有人说:“建议明年出火锅底料味的”,还有人说:“李玉院士研究蘑菇是为了乡村振兴,不是让你们涮火锅啊”。 面对舆论热潮,吉林农大招生办工作人员哭笑不得:“却能吃!”他们解释,通知书主体是普通纸张,仅附带的蘑菇纸可食用,学生可自行处置,留存纪念或烹饪都不影响报到。 事实上,这种菌丝体纸张技术含量极高,它以农业废弃物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培养成型,埋进土里半年即可降解,既环保又体现学科特色,校方本想通过这张纸传递“低碳、绿色”的科研理念,但没想到学生直接把它变成了“舌尖上的通知书”。 那么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们的看法吧!
“彻底解释不清了!”河北,男生高考526分,竟然同时收到2份录取通知书,分别是河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