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小萝卜头的遗体,在戴公祠警卫室被挖了出来。谁知,小萝卜头手里紧紧攥着一个遗物,当工作人员看到后,无不掩面而泣。 宋振中这孩子,1941年3月15日生在江苏邳县一个革命家庭里。爸叫宋绮云,当杨虎城将军的秘书,还偷偷干中共地下工作。妈徐林侠帮着妇女救国会搞活动。那年11月,国民党特务用家有急事的幌子抓了宋绮云,全家跟着倒霉。宋振中才8个月大,就跟妈一起关进西安胡宗南司令部的地下牢。那里条件差劲,墙上渗水,铁门锈迹斑斑,母子俩只能挤在窄地方,吃稀粥过日子。没多久,他们转到重庆白公馆监狱,牢里放着大便缸,臭烘烘的,蚊子叮个不停。徐林侠用破布裹着孩子,勉强挡风。 1943年3月,一家三口又被押到贵州息烽集中营。那地方在山坳里,牢房地面潮湿,铺点稻草就算床。宋振中从小在那爬来爬去,衣服老沾泥水。吃的东西是霉米烂菜,长期下来,他发育不好,8岁时身高只像4岁小孩,头大身小,脸色黄黄的。狱友们可怜他,就叫“小萝卜头”。尽管这样,他从小就帮着干点小事,比如递饭碗给妈。特务巡视时,他趴角落不动,躲开那些粗鲁的踢打。 6岁那年,狱里秘密党支部组织绝食,逼当局同意狱内教育。黄显声将军成了老师,每天上午在二楼过道教课。宋振中坐水泥地,用树枝在沙土上练字。黄显声拿报纸讲地理,他认真学笔画。下午他用钉子在地上刻字,晚上擦掉再练。1947年转回白公馆,他继续学俄语和算术。铁窗外山风大,他踮脚看远方景物。 因为年纪小,看守不怎么管他,宋振中就利用这点,在牢间走动传情报。他轻步过走廊,把黄显声抄的消息纸条塞门缝。或者敲墙提醒狱友停谈。一次,他袖口藏纸片,绕过巡逻特务,送到陈然牢房,帮编《挺进报》。小纸片在牢房传,狱友读完销毁。他还给生病狱友送面条,钻门缝递碗。这些事一直干到1949年。 宋振中一家被抓后,国民党特务对他们下手狠。1949年9月6日,重庆快解放了,特务押他们去白公馆。走到松林坡戴公祠警卫室,杨进兴这刽子手先刺了徐林侠一刀。她倒地求饶,让孩子出去讨饭,说他小不会碍事。可杨进兴没半点人性,当着妈的面,一刀捅进宋振中胸口。爸宋绮云也遭毒手。全家就这么没了。宋振中死时8岁零5个月,手里还握着黄显声送的铅笔。那铅笔他平时舍不得用,只上课时写字,平时拿石头在地上练。 重庆解放后,公安根据抓到的杨进兴供词,1949年11月27日去松林坡挖遗骸。几个人带铁镐铲子,砸开水泥地,挖一米深,找到宋振中遗体。裹布条,已腐烂。小手紧握,掰开掉出铅笔,断成两半,笔身变形。那是黄显声1948年生日送的礼物。现场人看到铅笔,忍不住落泪。捡起碎片裹布带走,继续挖其他遗体。过程一小时,气氛沉重。 重庆解放后,人民政府追认宋振中和父母为革命烈士。他是最小的烈士。1950年1月,遗骸从松林坡迁到歌乐山烈士陵园,后来移西安杨虎城陵园,跟杨虎城合葬。陵园墓碑立着,松柏围着,每年清明有人献花擦碑。1955年6月,杨进兴被抓,重庆中院判死刑,枪决了。 宋振中事迹靠幸存狱友罗广斌记在《红岩》小说里,描述他狱中日子,影响好几代人。铅笔现在重庆红岩博物馆展柜里,灯光下放着,参观者看。2005年,江苏邳州市八路镇建小萝卜头纪念馆,占地90亩,展200多图片实物,像狱中用具。学生团来访,讲解员说细节。 多地立宋振中雕像。上海虹口青少年中心塑像,瘦弱体型,上身赤裸,旁蝴蝶代表自由。北京红领巾公园雕像前,少先队员敬礼献花。2021年,狱友李碧涛去歌乐山祭,摸碑落泪,在场人默哀。每年烈士日,地方办活动缅怀,学校主题教育,学生读事迹,传精神。
1949年,小萝卜头的遗体,在戴公祠警卫室被挖了出来。谁知,小萝卜头手里紧紧攥着
阳光少年万德努
2025-08-03 12:14:0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