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列火车乘客上千,却卖不出20 份盒饭,为何乘客宁可挨饿喝水,也不愿意买盒饭?”这是一个网友的提问,他坐列车时,看到列车员来回推销盒饭,但整个车厢也就一个带孩子的妇女买了一份,因为孩子吵着太饿了! “这盒饭不仅难吃,量还少,在外面卖10块我都嫌贵!”火车上的饭不好吃、贵,是很多人固有的印象,虽然近年来部分线路的餐食质量有所提升,但在绝大多数网友看来:提升了个寂寞! 对于一份动辄30、40元,甚至近百元的盒饭,且其内部大多数为素菜,食之无味,不少人宁愿挨饿,或者选择泡面、面包等替代品,也不愿出资购买一份热腾腾的盒饭,这在他们看来,妥妥的“智商税”! 此外,在部分情况下,若是你此时向列车员购买一份盒饭,甚至还会招来周围人奇妙的目光!相信每一位打开盒饭的乘客,其第一反应便是:“太后悔了,以后坚决不再买了!”其实,导致此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列车上,狭小的空间,就注定他不会有太大的操作余地,甚至不少列车根本没有配备厨房,这些盒饭大多为提前订购,这就导致,盒饭的新鲜程度、口感等欠佳。为了保证热量,还往往显得十分油腻、寡淡等。 此外,经常乘坐列车的朋友们不难发现,其盒饭菜品单一,虽有多个炒菜,但口味基本一致,很难满足不同乘客的口味偏好,甚至是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而且,列车上的餐饮,运营成本高,再加上一定程度的“场景垄断”,这也就导致定价偏高,相比于消费者日常消费价格、饭菜获得量、口感等,“不值”就显得尤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餐饮还有可能是外包,这就不难排除有部分商家想获取暴利! 种种原因导致,每当有列车员推着餐车四处叫卖,车厢里的乘客们有的闭目养神,有的低头看手机,有的只是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却几乎无一人抬眼回应这移动的餐车。渐渐地那叫卖声,也变得软弱无力! 每一位长途乘坐的乘客,他们除了饿一顿,还有便是提前购买好吃食,他们的脚下、饭桌上,方便面、自热饭、水果、饼干……琳琅满目,其购买价格有时,远超一份盒饭的钱。如此遇冷,实在不是盒饭口味或价格的单方面问题。 但是,如果说火车上买不到15元以下的饭,也是不正确的!早在2011年年底,铁道部就曾向社会,公布了一项试行《标准》,其中明确说明:2元以下的矿泉水,15元以内的盒饭,要有保证,且不能断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事与愿违。 那为什么带孩子的妇女会买?孩子饿了哭闹,家长通常会优先满足,他们可不会像成年人一样,为了性价比忍耐。“为了孩子,贵点也值!”相信这句话,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但更多的乘客依然会选择喝水充饥,也不购买! 其实,如果铁路餐饮能从根本上,在性价比、口味等方面创新,做出改变,相信这种现象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毕竟,乘客的选择,恰恰是市场规律最真实的体现! 对此,您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信息来源: 中国新闻网|《评论:火车上15元的盒饭为啥买不到?》 新京报|《乘客高铁35元买盒饭发现标价15元 官方:餐服员个人谋利》 文|梅林 编辑|南风意史
“一列火车乘客上千,却卖不出20份盒饭,为何乘客宁可挨饿喝水,也不愿意买盒饭?
雾烬
2025-08-03 11:12:30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