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八路军排长进城侦察敌情,不料却被汉奸认出,逃亡路上遇到日军在摆宴,他暗道:“正好肚子饿了,去吃一顿吧!”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3年5月的山东,麦子刚抽穗,空气中已经带着夏日的燥热。
八路军山东纵队2旅6团的团部里,油灯在土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
团首长盯着桌上的地图,眉头拧成了疙瘩,情报显示日军即将发动扫荡,可具体时间和兵力部署却像蒙了层雾。
侦察排长孟庆友被叫进屋里时,首长正用铅笔敲着桌子:"老孟,得有人进城摸摸鬼子的底。"
孟庆友蹲在村口的磨盘上琢磨任务,石井镇是日伪军的重要据点,城门口架着机枪,伪军挨个搜查赶集老乡的筐篮。
他从包袱里抖出一套皱巴巴的伪军军官制服,这是上次伏击战缴获的。
同行的战士小王直咂嘴:"排长穿这个进城多威风!"
孟庆友却把制服卷起来塞进麻袋:"二鬼子军官进城要带卫兵,咱就俩人,穿这身不是往枪口上撞?"
天蒙蒙亮,孟庆友挑着两筐新鲜蕨菜混进赶集队伍,城门口站岗的伪军正刁难个卖鸡蛋的老汉,他趁机溜进城门洞。
石板路上还留着夜里的露水,沿街的烧饼铺飘出芝麻香。
突然背后传来声怪笑:"这不是孟排长吗?"他心头一紧,余光扫见茶摊上坐着个戴瓜皮帽的瘦子,去年投敌的民兵队长赵有才。
孟庆友装作没听见,加快脚步拐进巷子,身后立刻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和日语叫骂,子弹"嗖"地打飞了他头顶的斗笠。
他在迷宫般的巷子里左冲右突,耳边全是自己咚咚的心跳声。
拐过染坊时,一阵酒肉香气飘来,只见大院里摆着十几桌席面,穿呢子军装的日本军官正举着清酒碰杯。
伪军追兵的皮靴声越来越近,孟庆友抹了把汗,从麻袋掏出那套伪军制服套上,他大摇大摆走进宴会现场,顺手抄起桌上的寿司就往嘴里塞。
有个喝得满脸通红的日军少佐拍他肩膀:"你的,哪个部队的?"
孟庆友咽下饭团,用早年在东北学的日语回答:"青岛特别陆战队,来送文件的。"说着掏出盖着红章的空白信封晃了晃。
宴会正热闹时,外面突然枪声大作,原来小王见排长迟迟不归,带着游击队在城东放枪佯攻。
日军军官们慌忙去抓手枪,孟庆友趁机溜进后厨,顺着烟囱爬上了房顶。
他在屋脊上猫腰疾行,看见城门口乱作一团,游击队扔的鞭炮在粮库里炸响,伪军们正提着水桶瞎跑。
夕阳西下时,孟庆友带着日军的扫荡计划和兵力部署图回到了根据地,那套伪军制服被他塞进灶膛烧了,灰烬飘出来像一群黑蝴蝶。
团首长看着情报直拍大腿:"好家伙,鬼子这回要动用装甲车!"
当晚的作战会议上,孟庆友啃着老乡送来的煎饼,突然笑出声,他想起日军少佐给他倒酒时,袖口还沾着他弹上去的辣椒酱。
后来才知道,那场宴会是为庆祝日军联队长升迁办的,汉奸赵有才半个月后暴毙在赌场,据说是吃了掺巴豆的驴肉火烧。
而石井镇的老百姓至今还流传着个笑话:有个"二鬼子"军官吃席时,把寿司里的芥末全抹在了太君们的椅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