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

历史探险家 2025-08-03 09:27:07

1944年,周迪道被捕,面对酷刑,他很快选择了投降。但没多久,他就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4年的浙东抗日根据地,一个看似寻常的冬日清晨,周迪道在执行侦察任务时突然被日军宪兵队包围。

冰冷的枪管抵住后腰那一刻,他清楚意识到,硬抗酷刑只会白白送命。

这个29岁的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敌工干部做出了令人意外的决定,在审讯室里,他只用半天时间就"屈服"了。

投降仪式上,周迪道低垂着头接过日军颁发的"良民证",围观的汉奸们发出嗤笑,没人注意到他攥紧的拳头里,指甲早已掐进掌心。

当天深夜,借着如厕的间隙,他将写有"日军争取我投降,我无法逃脱,不如将计就计"的纸条塞进联络树洞。

这份用香烟纸写就的密信,后来被收录在浙江省档案馆的抗战文献特藏室,泛黄的纸页上仍能辨认出斑驳的水渍,不知是雨水还是泪痕。

接到上级"就地潜伏"的指令后,周迪道把目光锁定在宁波伪政权财政局长李槐身上,这个挂着金丝眼镜的汉奸表面斯文,背地里却靠克扣难民口粮敛财,公馆后院埋着十几个因反抗而被活埋的粮商。

周迪道故意在李槐常去的赌场输光积蓄,当债主揪住他衣领时,"恰好"被路过的李槐解围。这种精心设计的偶遇,在敌后战线档案中被称为"钓鱼接触法"。

潜伏三个月后,周迪道已成为李槐最信任的"钱袋子",他借着帮汉奸洗黑钱的机会,在宁波钱庄秘密构建起资金网络。

现存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的账本显示,1944年6月至1945年3月,共有47笔合计1200万旧币的"特殊汇款"通过茶商、药铺等二十多个掩护账户,最终变成新四军的药品和枪支。

最惊险的一次,他刚把八十根金条藏进渔船夹层,日军稽查队就冲进码头,搜查时刺刀距暗格仅三寸。

危机在1944年中秋节爆发,叛徒张阿四在日军队部认出了正在汇报工作的周迪道。这个曾任地下交通员的无耻之徒,为邀功当场揭发周迪道是"假投降"。

千钧一发之际,周迪道突然揪住张阿四衣领怒吼:"太君明鉴!这小子上月私吞查抄的烟土,怕我揭发才反咬一口!"

他早从李槐处掌握张阿四贪污的证据,这番以攻为守让日军宪兵队长当场调转枪口,后来人们在乱葬岗发现张阿四的尸体,嘴里塞着他倒卖的鸦片膏。

胜利前夕的1945年5月,周迪道接到撤离指令,最后一次走进李槐书房,他留下掺了巴豆的龙井茶,这个导致十余起命案的汉奸在病榻上哀嚎了半个月才断气。

撤离时带的皮箱夹层里,藏着盖满伪政权印章的机密文件,这些后来成为审判战犯的铁证,宁波解放当天,他在庆功宴上醉倒,抱着牺牲战友的遗物哭得像个孩子。

历史学者在梳理浙东抗日金融战时发现,周迪道小组筹集的经费占当时新四军浙东纵队全年军费的三分之一。

那些被劫富济贫的汉奸们至死都不知道,他们保险柜里消失的金条,最终化作射向自己主子的子弹。

这种特殊的敌后经济战,在军事博物馆的展柜里静静陈列,泛黄的汇票旁边,周迪道使用过的钢笔笔尖仍残留着墨痕,仿佛还在书写未完成的传奇。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历史探险家

历史探险家

探寻历史文化乐趣,解锁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