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名不同命,张俊豪们差在哪? 一个名字,两种结局,刺痛无数家长。 第一个张俊豪,三岁上综艺,五岁跑通告,镜头前奶声奶气背台词,镜头后作业堆到半夜。家长把流量当存折,把掌声当成绩单,结果孩子十二岁厌学、十五岁隐身,如今搜索只剩旧视频。不是天赋没了,是童年被透支光了。 第二个张俊豪,六岁学游泳,七岁练钢琴,每天固定户外两小时,家长先问累不累再问赢没赢。比赛输了,全家先去撸串庆祝“又发现一处短板”。孩子眼里有光,成绩单只是副产品。 差距不在钱,在节奏。前者用孩子赚眼球,后者用资源托住孩子。前者把成长当冲刺,后者把成长当马拉松。前者怕孩子输在起跑线,后者怕孩子倒在终点线。 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是点燃一把火。点燃之前,先问问火里有没有孩子自己添的柴。
同名不同命,张俊豪们差在哪? 一个名字,两种结局,刺痛无数家长。 第一个张俊
寻云说娱乐亿娱
2025-08-03 04:16:2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