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在准备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人员名单时,毛主席突然提出:“把黄菊喜的名字

运赛过去 2025-08-03 00:20:55

1959年,在准备参加建国十周年庆典人员名单时,毛主席突然提出:“把黄菊喜的名字加上去吧!”工作人员感到疑惑,毛主席声音哽咽地说道:“那位老人曾用自己的儿子的生命救过我的命。” 黄菊喜出生在1882年的湖北通城县黄袍山夜珠窝,那地方穷山恶水,她原姓汪,小时候父亲没了,随母亲改姓黄。十二岁就给人做童养媳,嫁给吴立成,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丈夫早早去世,她一个人拉扯孩子,靠种地砍柴维持生计。村里匪患多,她带着孩子们东躲西藏,晚上守着门不敢睡。1930年红军十六军来了通城,她听说他们是为穷人打天下的,就积极支持。先是大儿子吴朝义报名参军,她没拦着,还鼓励他去。接着其他孩子也一个个跟上,吴朝炳、吴凤桂、吴满桂、吴朝福,全家五口人先后投身革命。她在家也不闲着,帮红军做草鞋,分发给战士,还参加村里的会议,带头响应号召。敌人搜捕紧,她被抓过好几次,受了三十多种酷刑,鞭打夹棍什么的都挨了,但她咬牙没松口。释放后,她躲到山林里,捡野果吃,流浪到崇阳金桌坪和修水桃花洞等地,日子苦得像嚼黄连。1949年通城解放,她回来参加剿匪,带头指认土匪窝点。农业合作化时,她第一个入社,弯腰插秧干活,年纪大了还坚持。多次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她觉得这是对她一家的认可。孙辈参军抗美援朝,她卖草鞋捐了一万元旧币,支持国家建设。她的经历告诉人,革命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付出和坚持。 1927年夏秋之际,湖北黄袍山国民党部队搜捕激烈,毛泽东和罗荣桓到那里开展工作。毛泽东化名C-1,步行山路时到了黄菊喜家。她开门让他进来,端热粥给他吃。他观察屋里,看到几张小床和她儿子照片,问起情况。她说大儿子在外打仗,他说看起来像自己,她就提出认干儿子,他同意,从此叫她黄菊妈。他常到她家讨论村情,她递水碗听取意见。1933年第四次反围剿期间,毛泽东再到黄袍山,安慰她大女儿吴凤桂牺牲的事。敌人得到风声包围村子,她把毛泽东推进内室,对敌人说那是她儿子吴朝炳。吴朝炳站出来,被敌人绑走审问,他不开口,被砍头。她接过儿子遗物,继续生活。其他子女也陆续牺牲,吴朝义1934年战斗中中七枪,掩护部队突围。吴朝福被出卖,拉响手榴弹炸死数敌。吴满桂被捕,敌人用刀划身,她不语被杀害。吴凤桂受伤被捕,在土盖门壮烈牺牲。从1930到1937年,短短七年,她五个孩子全为革命献身。她忍受巨大创伤,身体也遭摧残,但她没停下支持革命的脚步。敌人多次抓她,她受尽折磨却不屈服。她的选择显示出普通人面对大义时的担当,不是图名利,而是相信那条路能改变穷人的命。 黄菊喜的付出不是白费,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没忘她。1959年国庆筹备,北京忙碌,毛泽东审阅嘉宾名单时停笔,指示加黄菊喜名字。工作人员询问,他说她儿子曾救自己命。邀请函送到黄袍山,她收拾行囊坐火车进京。十月一日,天安门城楼,她穿朴素衣裳上台阶,毛泽东扶她手臂,两人并肩。她注视下方阅兵队伍,旗帜飘扬,士兵齐步通过。庆典后,她返回家乡,继续参与村务,卖草鞋捐献支持建设。孙辈参军,她送别站在路边。村人建纪念亭,刻对联赞扬她一家贡献。她偶尔坐亭下,抚摸石碑。她的故事流传,京剧《联心带》上演,观众鼓掌。1971年她逝世,享年八十九岁。葬礼上村民抬棺上山,沿途撒纸钱。黄袍山建烈士陵园,她与子女合葬,墓碑铭记牺牲。人们前来祭扫,放置鲜花。她的经历融入地方历史,提醒后人革命来之不易。那些牺牲换来今天的安稳,不是天上掉的,而是无数像她这样的人用命拼出来的。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知足常乐

知足常乐

2025-08-03 01:57

英雄母亲!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