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通知书绝了!”近日,一大学新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内页竟是能下锅的“蘑菇纸”,有学生大胆尝试,真用它做了“小鸡炖蘑菇”!网友:这创意无敌了![微风] 这个大学的通知书,就是吉林农大,这个学生拿到通知书后,发现里面有个特别的内页,标注着是由学校菌物学李玉院士团队研发的新型菌物纸张制作。 这学生脑洞大开,直接把这通知书用来做“小鸡炖蘑菇”,还把制作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 好家伙,这视频一发布,瞬间就火了,后来,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出来回应,说通知书主体不能吃,只有附带的由蘑菇菌丝制成的纸张能吃,而且学生可以自行处置,就算吃了也不影响报到。 这可让大家松了一口气,要是真把关键的通知书部分吃了,报到时麻烦可就大了。 据了解,这种“蘑菇纸”可大有来头,它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玉团队研发,用特殊蘑菇纤维制成,生产过程中不用碱洗、漂白这些环节,低碳、环保又健康,还通过了17项毒理测试,重金属含量超低,甚至有食品接触安全认证。 而且每一张“蘑菇纸”都是由吉林农业大学菌物学院在校生手工制作,独一无二,非常有纪念意义。 学校把它用在录取通知书上,也是想体现学校在菌物领域的创新成果,寓意新生能像蘑菇一样,沉稳自信地成长。 这事儿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讨论热潮,网友们的评论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觉得这创意简直绝了。 是科研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让新生还没入学,就能感受到学校强大的科研实力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有网友说:“这学校太会玩了,给新生一个这么特别的入学礼物,以后肯定忘不了。” 还有人调侃道:“这通知书简直是知识就是力量,还能当口粮,吃了它,学习都更有动力了。”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高校都在想尽办法吸引学生,展示自己的特色,吉林农大把科研成果融入录取通知书,既宣传了学校的优势学科,又激发了学生对农业科学、生物科技的兴趣,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 而且,这种环保理念的践行,也给社会传递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当然,创新也要把握好度,不能只追求形式,更要注重内涵,希望以后能看到更多高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有趣又有意义的创新举措,给学生们带来更多惊喜。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
大学生一年花销6w…
【109评论】【2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