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尴尬了,H20可能卖不出去了!刚刚跑到大陆大肆宣传H20芯片,还点名了11家采购H20芯片的企业,结果今天就被网信办,以H20芯片存在“后门”安全问题为由约谈了。
约谈理由很直接:H20芯片存在安全隐患,有“后门”风险。
英伟达可能没想到,自己费尽心思想把H20卖进中国市场,还没正式铺货就遭遇“迎头痛击”。 现在回头看,周鸿祎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他选择的是华为的910B,不仅不给英伟达机会,也避开了这场风波。
红衣大炮这回真是押对宝了,既安全又省心。
其实H20突然解禁,大多数人一开始就感到不对劲。
美国不是突然良心发现,而是早就算计好了。
中国AI芯片眼看追上来了,封锁失去了意义,他们就换了个套路——放开H20的出口,低价倾销,来一场“技术围剿”。
表面上看是给中国市场释放资源,实际上是来抢市场份额的。
一边打压,一边倾销,这就是美国惯用的手法。
你造不出来,就封你;你要造出来了,它就赶紧放开,让你刚起步的本土芯片企业难以生存。
这次之所以放行H20,只能说明一件事:中国的AI芯片,已经到了让他们坐不住的地步。
不然,哪轮得到你自由销售?说白了,美国希望靠英伟达的品牌号召力和CUDA生态,继续绑住中国的企业用户。
尤其是那些早期就在用英伟达架构、依赖CUDA的软件开发商,真要他们全部切换到国产芯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这也正是英伟达敢赌一把的底气:你不用我的,生态切不过去;你切换了,时间成本高、业务也要重构。
但问题来了,安全这一关已经过不去。
人民日报都公开质疑了,这等于给所有想采购H20的企业敲响警钟。
谁敢冒这个险,就得承受后果。
眼下来看,华为、寒武纪等国产芯片厂商无疑是最大赢家。
一边是国产方案日益成熟,一边是H20风波不断,企业也在重新考虑技术路线。
性价比、安全性、政策支持都指向国产方案,这股风向变化得相当明显。
未来市场怎么选,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表面是技术竞争,背后拼的是战略眼光。
是坚持独立自主,还是继续被“生态枷锁”套住,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
M&M
你造不出来,就封你;你要造出来了,它就赶紧放开,让你刚起步的本土芯片企业难以生存。 从古至今都是这样,所以要支持民族工业,不要捧臭脚。
张余臣
应公开买H20的企业
江伊风
这招真毒
术篮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舞匿天涯
这招毒的不是一般,幸亏发现的早,等卖给国内了再发现芯片有后门就晚了!
用户14xxx35
把坏蛋黄仁勋赶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