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美国核潜艇在中国附近频频发生意外!美国海军的海狼级核潜艇本来是

红梅初来护 2025-08-02 21:24:40

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美国核潜艇在中国附近频频发生意外!美国海军的海狼级核潜艇本来是顶尖货色,静音好、速度快、火力猛,但中国093B型核潜艇的进步让局面变了样。

2025 年 6 月,美国海军发布的装备维护报告里提了一嘴,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的修复工作又延期了。

这艘 2021 年在南海撞山的海狼级潜艇,已经在船坞里待了快四年,光更换声纳罩的特种钢材就从德国调货三次,据说因为冷战后美国本土的生产线早就拆了。

这事儿让人想起 2012 年英国机敏级核潜艇在苏格兰海域搁浅,当时也是因为过度依赖电子海图,没算到潮汐变化,最后被渔民拍下来当笑话传。

要说康涅狄格号当年可是真风光。

1998 年下水时,单艇造价 32 亿美元,能在水下飙到 35 节,噪音比座头鲸的叫声还低 10 分贝。

2016 年南海仲裁案那会儿,它偷偷摸摸潜到黄岩岛附近,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在听证会上拍着胸脯说,中国海军根本发现不了。

那时候这话还真不算吹牛。

中国 093 型核潜艇早期型号噪音确实大,美国海军学院的报告里说,2010 年前后在冲绳附近,美军驱逐舰隔着 200 海里就能听到它的动静。

转折点出现在 2018 年 093B 型公开亮相后。

军迷们扒出的细节挺多:艇身敷着新型消声瓦,比老型号薄了三分之一,却能吸收 80% 的主动声纳信号。

推进系统换成泵喷式,把螺旋桨搅水的噪音降到了海洋背景音水平。

指挥塔后面还多了一排垂直发射单元,据说能打射程 1500 公里的鹰击 - 21 导弹。

2021 年 10 月 2 日那天的事,现在能拼出的碎片越来越多。

康涅狄格号当时在西沙群岛东北海域潜航,按事后流出的内部日志,声纳兵发现过三次异常回波,第一次以为是鱼群,第二次判断成沉船,第三次刚想上报就撞上了。

撞击力把艇首的球形声纳罩撞瘪了一半,压载舱裂开个拳头大的口子,15 名艇员被甩得撞伤,其中两个因为撞到控制台,肋骨断了。

最蹊跷的是美军的反应。

往常军舰在南海擦碰点礁石,都要拉上媒体喊半天 "中国威胁",这次却连具体坐标都没说,只是含糊其辞地说是 "国际水域"。

直到半个月后,卫星照片拍到它在关岛军港盖着白布的狼狈样,才算实锤了这事。

更有意思的是同年 11 月,中国海军在湛江港开放日展出了一艘 093B 的同型训练艇,解说员提到 "2021 年第三季度完成了南海复杂海域长航训练",台下有老兵说,那阵子南海的渔民都看到过无人机在海上成片飞。

后来才知道,中国在南海铺了张 "大网"。

从海南三亚到南沙群岛,水下埋着 600 多公里的光纤传感器,能捕捉到潜艇螺旋桨的细微振动。

水面上,翼龙无人机每隔 20 分钟就投下一批声纳浮标;水下还有无人潜航器拖着线列阵,像巡逻兵似的来回逛。

有专家分析,康涅狄格号当时的声纳屏幕上,估计满是各种干扰信号,根本分不清哪是礁石哪是鱼。

这情况跟 2005 年美军旧金山号核潜艇撞山有点像,那次是海图没更新,撞上了新冒出来的海底火山,死了 1 个人,98 人受伤。但这次不一样,南海的海图美军更新得比谁都勤。

俄罗斯海军前总参谋长在采访里说漏过嘴,他说 2021 年下半年,美军第七舰队潜艇部队突然调整了南海巡逻路线,把原来的直线穿插改成了绕岛航行,"这说明他们怕了"。

现在看,这怕不是没道理。

美国国会研究处的报告显示,2020 到 2025 年,中国每年下水的核潜艇数量是美国的 3 倍,093B 的最新改型据说已经用上了无轴泵喷技术,噪音又降了 10 分贝。

而美军这边,海狼级就三艘,康涅狄格号一趴窝,另外两艘就得连轴转,去年有艘在日本海训练时,居然因为艇员疲劳操作,把上浮信号弹误当成了鱼雷发射指令。

今年年初,太平洋舰队司令帕帕罗在听证会上抱怨,国会批的反潜预算只够买一半的新型声纳浮标,"现在在南海,我们的潜艇就像蒙着眼睛跑步"。

这话听着有点夸张,但看看康涅狄格号那修不完的船坞,再想想中国渔民总能捞到的各种 "水下不明物",好像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毕竟,以前在南海想怎么逛就怎么逛的日子,怕是真过去了。

0 阅读:80

猜你喜欢

红梅初来护

红梅初来护

国际军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