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港口可能真的要落入美国人手中了。 7月30日,巴拿马总审计长AnelF

森森视野 2025-08-02 20:16:42

巴拿马港口可能真的要落入美国人手中了。 7月30日,巴拿马总审计长Anel Flores直接把两纸诉状递到最高法院,要求判定李嘉诚旗下和记港口在2021年续签的运河两端港口合约“违宪且无效”。总统穆利诺第二天就补刀:“若法院支持,政府将收回克里斯托瓦尔港和巴尔博亚港,再改成公私合营。” 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仿佛剧本早就写好。 故事得倒回1997年——和记港口以BOT模式拿下两港25年特许经营权,2017年到期后再续25年。当时没人觉得奇怪,直到2024年特朗普一句“中国正在运营巴拿马运河”把运河重新摆上大国牌桌,2025年3月长和宣布把全球43个港口打包卖给贝莱德牵头的财团,标的里正好包含这两颗“咽喉”。 交易价228亿美元,港口估值占去大头,贝莱德、地中海航运、潜在的中远海运各占45%、25%、30%的流言也传得满天飞。 就在大家以为这只是一场资本重新站队的商业戏码时,巴拿马政府突然“翻旧账”,直指续约程序没经过审计署批准、国家分成太少,一纸诉讼把桌子掀了。 更耐人寻味的是美国人这段时间的“安静”。华盛顿没有喊打喊杀,白宫也没有追加制裁,却由巴拿马审计署用“合规”名义发起诉讼,再让总统放话“可能收回”。如果法院真的判合同无效,长和将失去处置权——这相当于房子还没卖出就被宣布当年购房手续违规,直接没收。届时,巴拿马政府可以顺势把港口重新招标,而手握“公私合营”话语权的正是与美资往来密切的当地政治精英。整套打法,比明抢斯文,却比明抢更彻底。 幕后原因很简单:港口是巴拿马财政的“现金奶牛”,更是美国印太供应链的锁扣。2023财年,两港贡献的吞吐量超过520万TEU,占运河总货运量的38%,直接上缴的特许经营费却只占巴拿马财政收入的0.7%。 数字一出,民意立刻被点燃——“国家资产贱卖”的帽子谁都不敢戴。于是,审计署翻出了2021年续约时“未获事先批准”的技术瑕疵,法院只需顺水推舟,就能把长和踢出局,再把运营权交到美国资本手里,一箭双雕。 长和方面则强调已投17亿美元升级码头、远超合同义务,但法庭在自家地盘,法官的“自由心证”空间比集装箱还宽大。 更现实的信号来自总统府:穆利诺公开说“看不到合同继续执行的可能”,提前给市场打预防针。 一旦败诉,长和失去的不仅是资产,还有228亿美元交易的核心筹码;贝莱德、中远海运、地中海航运的三角平衡也将瞬间崩塌。 有人说巴拿马在自毁营商环境,可在大国夹缝里,主权和安全才是总统的保命符。毕竟,运河是美国海军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八分钟捷径”,华盛顿的潜台词谁都听得懂:港口可以国际化,但绝不能中资化。于是,一场看似法律的技术性诉讼,最终成了资本与权力、合同与主权、商业秩序与地缘政治的混合爆炸。 结语留给评论区:如果法院真的把合同判无效,把港口“公私合营”后交到美资主导的联合体手里,这笔账到底算商业违约、主权回收,还是新世纪的“香蕉共和国”翻版?欢迎留言,说说你更相信法律,还是更相信剧本。 信息来源: 财新网2025-08-01《长和旗下巴拿马港口 陷特许经营权违规指控》 财新网2025-07-28《香港特首表态长和出售港口案 亦有中资积极接洽》 新浪财经2025-08-01《巴方提起诉讼,要求撤销长和特许权》

0 阅读:74

评论列表

成枫破浪

成枫破浪

2
2025-08-02 22:26

要有对策,不然后面如法炮制

森森视野

森森视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