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的儿子凌迟处刑,且要剐满3000刀,但是刽子手刚

文史充点站 2025-08-02 16:22:49

1863年,慈禧下令将石达开5岁的儿子凌迟处刑,且要剐满3000刀,但是刽子手刚行刑,孩子便已疼痛到晕厥,慈禧却说:“好好养着他,不急于这一时,日后慢慢地剐。”没承想这刑罚持续了9年。 1863年6月27日,成都公堂内气氛肃杀,32岁的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身着天国衣冠,挺直腰板面对清朝官员的审问,这位曾经让曾国藩闻风丧胆的传奇将领,如今成了阶下囚。 石达开的落败要从三个月前说起,1863年5月,他率领三万余太平军到达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准备渡河北上攻取成都,谁知天公不作美,当晚突降暴雨,河水猛涨,太平军无法渡河。 三天后,四川总督骆秉章调集的清军赶到,在大渡河南北两岸形成重围,太平军被困在狭小的河谷中,粮草断绝,进退两难,经过近一个月的围困,石达开知道大势已去。 为了保全部下性命,石达开做出了一个悲壮的决定:舍命换取三军安全,经过谈判清军同意太平军自行遣散四千人,剩余两千人保留武器随石达开投降。 然而清军并未信守承诺,石达开被押往成都后,那两千名忠勇的太平军将士全部被屠杀,得知消息的石达开心如刀绞,但为时已晚。 在成都公堂受审时,石达开神色从容,慷慨陈词,主审官想要他跪地求饶,被断然拒绝,四川布政使刘蓉后来回忆说:他“枭桀坚强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卑不亢,不作摇尾乞怜语”。 更令人心碎的是石达开年仅五岁的儿子石定忠也一同被押到成都,这个孩子还不懂什么是生死,天真地以为只是跟父亲一起到新地方住。 按照清朝法律,石达开作为“叛逆首犯”被判凌迟处死,行刑当日他身受酷刑却至死默然无声,观者无不动容,连刽子手都暗自佩服,称他为“奇男子”。 石达开的死讯传回太平天国都城天京,洪秀全痛失得力干将,太平天国从此失去了最能征善战的军事领袖之一,而石定忠的结局更加令人唏嘘,这个幼小的生命也未能幸免于难。 石达开的人生轨迹堪称传奇,1831年出生于广西贵县的他,16岁就被洪秀全、冯云山看中,邀请加入反清起义,20岁时被封为翼王,意为“羽翼天朝”,成为太平天国核心领导人之一。 在太平天国的全盛时期,石达开屡建奇功,1852年西王萧朝贵阵亡后,太平军在长沙被清军重围,形势万分危急,正是石达开率部西渡湘江,开辟河西基地,为太平军赢得了转机。 此后石达开率军从武昌东下,28天挺进1800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清军闻风丧胆,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石敢当”,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都天京,石达开功不可没。 石达开不仅军事才能出众,治政能力也很强,他在安徽期间,建立了省、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系,使太平天国真正具备了国家规模,与其他诸王不同,石达开洁身自好,从不贪恋享乐。 1856年的“天京事变”彻底改变了石达开的命运,太平天国内部爆发严重内讧,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相继被杀,石达开被推举主持朝政,但洪秀全对他心存疑忌,处处掣肘,为避免再次爆发内讧,1857年5月,石达开被迫率领十余万精锐部队离开天京,开始了长达六年的独立征战,这一决定虽属无奈,但客观上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实力。 石达开出走后,带着部队在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贵州等地转战,希望能开辟新的根据地,他的目标是进入四川,建立新的政权,与天京遥相呼应。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石达开的部队在各地受到清军围追堵截,兵力不断损耗,1860年,部将彭大顺率20万人脱离石达开,重新投靠洪秀全,这对石达开是沉重打击。 1863年4月,石达开终于渡过金沙江进入四川,但此时他的兵力已经从最初的十余万人锐减到三万多人,更糟糕的是在大渡河被困时,他的第14位夫人刘氏刚好生下儿子,石达开下令庆祝三天,结果错过了最佳渡河时机,石达开的悲剧在于时不我待,如果他能早几年进入四川,或许还有成功的可能,但到1863年,太平天国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清朝统治日趋稳定,石达开的努力注定是徒劳的。 石达开父子的死,标志着太平天国失去了最后一位有能力扭转乾坤的军事天才,一年后天京陷落,洪秀全病死,太平天国彻底覆灭。 值得一提的是石达开的人格魅力即使在敌人眼中也备受认可,曾国藩说他“以石为最悍”,左宗棠称他“才智出诸贼之上”,即使是处死他的清朝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他是“奇男子”。 后世对石达开的评价很高,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经常用他的事迹来激励民众,南社诗人高旭甚至伪造了《石达开遗诗》来宣传反清革命,可见他在民间的影响力。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文史充点站

文史充点站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