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根本不在乎“我”是谁,它是客观规律。
刚开始,生命是可以永生的,比如某些单细胞生物。但永生的生物很快就会被淘汰。
比如有一个鱼塘,里面的鱼是永生的,老鱼生下小鱼,鱼越来越多,老鱼与小鱼一起在争抢食物资源。很快,所有的鱼都会饿死。
资源是有限的,丛林的竞争是恶劣的,自然演化结果是,老鱼生下小鱼后,就赶紧死去,把有限的资源留给小鱼。只有这样做的基因,才能传下来。基因只关心如何高效传下去。
所以,一般哺乳动物的寿命极限是性成熟的9倍。
比如,老鼠出生三个月后就可以生第一窝老鼠,所以老鼠活不过三年。人在14岁具有生育能力,人类的极限寿命就是120岁-130岁。
最近这些年,由于医疗水平的提高,世界总体和平,人类的平均寿命不断上升,但极限寿命没变过,很少有人能活到极限寿命。
简单说,死亡是客观规律,没有人可以不死。死亡也是最好的礼物,旧人的离去,新人的加入,自然和组织才有活力。
只要生命有限度,它在永恒面前,就是短暂的。一条转瞬即逝的生命,在永恒的存在面前要证明什么呢?一朵浮云,要向浩瀚无边的天空证明什么呢?
而人类进化之高级,在于我们不甘于做基因的奴隶,我们会思考生命的意义。
我有如下三点思考:
1、别把自己看得太重要。
婴孩时期,人的自我意识最强,感觉世界都围绕自己在转。别人若对自己有点不重视,就可能伤心半天。
实际上,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每个人最关心的只有自己。早认识到这一点,就早一天长大。
2、也别把自己不当回事。
不要对别人抱有什么期待,也不要试图去满足别人对你的期待。我们都在为自己而活,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
生命只有一次,每一天都是“稀缺”的存在,没有哪一段时间值得被辜负。该做的事,现在就去做,不要让将来后悔。
3、增加生命的厚度。
生命的长度由天地决定,生命的厚度由我们自己决定。
很多人到三十岁后,过得都是一眼能看到头的日子。每天接触固定的人,走着固定的路,说着固定的话,生活中除了孩子每天长大有点变化,其他都是一成不变。
当每天都只是重复时,日子就显得非常短暂,因为没什么值得被记住。
时间的感受,是通过事件来计量的,事件就像里程碑。如果在一年中做了很多很有效果的事,我们的时间感受就会丰富多彩;如果没有效果,就不会有什么记忆。
所以,想延长生命,不光是活得久一点,更要过得丰富多彩一些。感谢天地能让我们来此走一遭,愿你我都能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用户16xxx06
天地人都是不均匀变化的电磁场,人之间有引力和斥力,二都相互依存和转换。天、地、物都是如此。 作用(付出、因)与反作用(回报、果),做好(强)自己。物理说实验、文献报告, 天地人都是变化不均匀的电磁场,只是大小而异。 万有力与电磁力的统一是:物体(粒子、星球)之间不但有引力还有斥力,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换,都是电磁力,质量也跟随变化。中子、原子是带电的,物体是带电的。物体内外都有变化的电参数,还有变化的机械参数。能解释太多的现象,包括人类社会现象。宇宙、地球、动植物是个大化工厂。 黑洞是一台非常大的水泵(风机) 真空有电流 时间是事物变化过程! 光内外同样有引斥力及转作用 有作用力就有反作用力,是基本平衡的,多善出少入积德。宇宙有平衡法则 从黑洞到量子,再到人都会纠缠,光子内外也有引斥力,还涡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