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话梅!浙江杭州,一女子商场买了2颗话梅,岂料,结账时被收128元,女子付钱后

豌豆大说法 2025-08-02 13:21:08

天价话梅!浙江杭州,一女子商场买了2颗话梅,岂料,结账时被收128元,女子付钱后,发网上吐槽话梅太贵,门店却称价格合理,是进贡级的,网友:谁吃得起?1千克要7160元! 8月1日,一女士把128元的购物小票发网上吐槽,两颗话梅,竟然花了这么多钱。 逛商场,谁还没个一时兴起的时候,本来挑着平价话梅挺开心,她突然瞥见一款标价最高的,就拿两颗尝尝。 她当时琢磨,两颗梅子而已,撑死几十块,;可店员把话梅放秤上,显示屏跳出来的 “128 元”,让她脑子瞬间懵了。 当着店员的面,她硬着头皮付了钱,回家越想越窝火,拍了照片发网上:“这哪是卖话梅,简直是考验心脏。” 店家后来出来说,这是罗光梅,一棵树上就 6 到 8 颗能用,稀有才贵。 小编不理解了,一棵树只能选这么少,那剩下的果子都扔了?其他被扔掉的也算在这几颗头上了? 两颗话梅抵得上一顿大餐钱,换谁都得惊掉下巴。 说起来这门生意,在香港倒是有些年头了。店内蜜饯、话梅,有普通人能接受的价格,更有名的是话梅、陈皮、冬姜等产品,每次价格都能让人震惊。 可再有名,也架不住网友吵翻天,这是 “话梅刺客”,跟之前的 “雪糕刺客”“水果刺客” 一个路数,标价不清不楚,等你结账才亮刀子。 “28 都嫌贵,128 是抢钱吧?”“人家一直这价,嫌贵别买啊。” 品牌溢价可以有,毕竟老牌子讲究工艺。但要是靠 “稀有的树”“挑剩下的果” 这些说法抬价,还不把价格标清楚,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大家争来争去,说到底还是怕被 “套路”。可这标价上的猫腻,比价格本身更值得说道说道。 仔细看那话梅的价签,猫腻藏得挺深。“358 元” 几个字醒目得很,旁边 “50 克” 却小得像蚂蚁,谁看了不恍惚以为是 500 克的价? 律师都说了,这不符合规定,《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里写得明白,标价得真实醒目,不能藏着掖着坑人,这么标,不是明摆着让人误会吗? 咱普通消费者也得多个心眼,遇着按克卖的,掏出手机算算,一斤多少钱心里有数,真觉得不对劲,12315 投诉电话可别客气。 可按照市监局的规定,他们也算“明码标价”了,当地回应称,涉事门店并不违规。 买卖讲究个敞亮,价得标明白,钱才花得舒坦,不然这 “刺客” 防不胜防,逛街都得提着心吊着胆。 毕竟花钱买东西,图的是开心不是添堵,可这标价的坑要是不填上,谁还敢随便尝鲜? 天价背后,是商家拿 “稀缺” 当借口,用模糊标价设陷阱。网友吵的不只是价格,更是消费时的踏实感。 小编认为,话梅这种零食,又不是奢侈品,真不该按照50克莱标价,这也超出了普通老百姓的消费能力,真想按照高价售卖,就按照千克把价格标出来,这样才能让真正的消费群体购买,而不是坑到普通老百姓。 老品牌想走高端路线没问题,但得把价标在明处。 监管说 “明码标价即可”,可 “明码” 的前提是 “易懂”。毕竟买卖双方敞亮了,逛街才不会变成 “拆盲盒”,商家的口碑才能经得住时间掂量。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来源:风云传播2025年8月2日《杭州两颗话梅卖128元,门店称是“进贡级”7160元\公斤,市监局:只要明码标价就是允许的》) 文|百香果 编辑|百香果

0 阅读:5

猜你喜欢

豌豆大说法

豌豆大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