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戴笠邀请50名汉奸吃饭,待众人吃完得意时,他却突然说道:“现在公布逮

历史闪电侠 2025-08-02 10:18:44

1945年,戴笠邀请50名汉奸吃饭,待众人吃完得意时,他却突然说道:“现在公布逮捕名单!”第一个听到自己名字的人当场头脑发晕,瘫倒在地。和他们相比,宴会组织者的下场,更是让人意外!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45年秋天,上海国际饭店的水晶吊灯映照着一桌山珍海味,留声机里周璇的《何日君再来》婉转悠扬。

50名身着笔挺西装的男女围坐圆桌,他们曾是汪伪政权的高官显贵,伪上海市长周佛海的秘书汪曼云、伪浙江省长傅筱庵的义子丁默邨、日本驻沪领事馆"荣誉顾问"陈璧君的侄子褚民谊。

这些在沦陷区呼风唤雨的人物,此刻脸上挂着释然的微笑,以为凭借与重庆方面的"秘密联系",能在新政府换个头衔继续逍遥。

二楼栏杆旁,戴笠摩挲着裤袋里的勃朗宁手枪,三天前他刚接到蒋介石"从速处理汉奸"的手谕,眼前这些人正是沦陷区"汉贼名单"上的前50号。

他特意选择这座汪伪高官炫耀权势的地标作为捕场,要让这里变成他们的"受审台"。

酒过三巡,戴笠突然放下酒杯,高跟鞋声在大厅回响,他走到麦克风前清了清嗓子:"诸位都是党国旧识,抗战胜利了,咱们也该算算总账了。"

话音未落,20名荷枪实弹的军统特工掀开帷幕冲入,枪口对准天花板鸣响警告,刚才还在推杯换盏的汉奸们瞬间僵住,刀叉掉落瓷盘的声音此起彼伏。

第一个被点名的汪曼云曾是周佛海左右手,亲手签署过37份处决抗日志士的命令,听到自己名字时,他手中的茅台杯"当啷"摔碎在大理石地面,面如死灰瘫倒在地,撞翻了摆满佛跳墙的汤盆。

这场被称为"中秋肃奸宴"的行动,实则是戴笠策划半月的精密布局。

宴会菜单暗藏玄机:"群英荟萃"对应黑名单上的群奸,"红烧熊掌"暗指"剪除爪牙",连甜点"杏仁酥"都谐音"行必诛"。

在北平,戴笠故技重施,他找到伪华北经济总署督办汪时璟,谎称只要配合设宴就能将他从汉奸名单剔除。

12月9日,王克敏、王揖唐、齐燮元等50余名大汉奸踏入汪公馆,看见戴笠亲自敬酒便放松警惕。

当钟声敲响九下,戴笠掏出牛皮纸袋:"根据惩治汉奸条例,你们都是被捕的人犯。"

王克敏曾在抗战期间遭军统暗杀未遂,此刻被吓得瘫软在地,二十天后病死狱中,而自以为能脱罪的汪时璟,最终也被戴上手铐,1952年病死在监狱。

这场看似干脆利落的肃奸行动背后,藏着更复杂的政治博弈。

戴笠特意将周佛海等"可利用者"与陈公博等"死硬派"区别对待,前者收到密信暗示"戴罪立功可保家人平安"。

被逮捕的50人中,最终仅11人被处决,12人因"证据不足"获释,27人援引"曲线救国"减刑。

戴笠死后,副手毛人凤为自保泄露部分"汉奸密约",曝光国民党要员与汪伪政权的往来电文,这场肃奸宴最终沦为政治闹剧。

历史的吊诡在于,戴笠精心策划的鸿门宴本要彰显国民政府权威,却暴露其内在矛盾,既要严惩汉奸平民愤,又得保护党内"潜伏者"维系统治。

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坐的C-47运输机在南京岱山坠毁,随身携带的"肃奸名单"副本化为灰烬。

研究者认为这并非单纯事故,他在肃奸中抓捕太多与国民党高层有牵连的汉奸,强势作风早已引起蒋介石忌惮。

当他在宴会上摔杯为号的那一刻,就注定成为各方势力的眼中钉。

那些被吓晕的汉奸不过是权力斗争的前台演员,真正的幕后交易藏在戴笠随身携带的密码本里,随着他的死亡沉入历史迷雾。

1945年秋夜,国际饭店地毯上残留着摔碎的酒杯残渣,戴笠站在门口看着被捕汉奸被塞进黑色轿车,远处外滩钟声敲响十点。

他或许没想到,自己亲手导演的这场大戏,最终会以他的退场作为高潮,他逮捕的是汉奸,却也为自己挖好了坟墓。

0 阅读:182

猜你喜欢

历史闪电侠

历史闪电侠

关注我 !带看到不一样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