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位。临行前,向华国锋辞别,忍不住感叹:除了毛主席,还有谁会把农民作为国家的主人,捧到那样高的地位? 陈永贵1914年出生在山西昔阳大寨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早没了,他小时候就寄住在村里寡妇家,长大后给人打长工维持日子。抗日战争那几年,他卷进村务,还被关过牢房,好歹捡回一条命。新中国成立后,1948年他加入党组织,1952年当上大寨党支部书记。那时候大寨穷,亩产才两三百斤,他领着大家修梯田、挖渠道,一点一点把产量提上去,到1962年亩产到了七百多斤。1963年一场大雨把田地冲毁了,村民们不靠外援,自己动手重建,一年后粮食就恢复了。 这事传开,1964年开始全国学大寨,他也一步步往上走,1967年当山西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进中央委员会,1973年成政治局委员。1975年1月,四届人大上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农业工作。他没啥文化,识字不多,但总强调基层经验,推动全国农村学大寨,修水利、改土壤,粮食产量有提高。他还兼着山西几个职务,坚持回村劳动,不转城市户口,一直保持农民身份。这几年里,他出访过阿尔巴尼亚、墨西哥、柬埔寨,交流农业经验。 任职五年,他参与了很多农业政策讨论,强调集体力量的作用。陈永贵的工作风格简单直接,开会发言就谈农村实际,推动各地农民自力更生。全国学大寨运动中,很多地方跟着大寨模式,改造山地,增加耕地面积。他在北京工作,但三分之一时间回大寨务农,三分之一时间全国调查,三分之一时间中央开会。这种安排让他能贴近基层,了解农民真实情况。他的工资每月四百多,自己缴饭费粮票,政府补点补贴。他在高层里代表农民声音,发言时总提大寨的经验教训,帮助制定农业政策。学大寨期间,昔阳县完成很多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改造耕地不少,粮食产量增长明显。他访问国外时,也分享中国农村改造的做法,学习别人先进技术。 陈永贵当副总理时,推行的一些农业做法影响很大,比如取消自留地,把生产核算权放在大队一级,强调集体劳动。这在当时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很多地方学着大寨,发动群众抗旱保收成。他1973年发动全民抗旱,中小学生也参与,人工挑水春耕,虽然那年产量有波动,但上报数据显示丰收,推动了后续生产。陈永贵反对资本主义尾巴,主张割掉这些影响集体的事。他的政策主张在1970年代末开始面临调整,但他坚持自己的观点。 1980年春天,他身体不太好,年龄也大了,觉得高层工作强度大。几个月里,他几次会议上发言强调农业基层经验,但政策方向在变。他最终决定提出辞职。9月10日,在第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他的卸任请求被接受。 辞职前,他去找华国锋告别。那次见面,他回忆了大寨的改造过程,从修梯田到全国学大寨的推广,还提了升迁的各个步骤和任职期间的农业工作。陈永贵感慨,只有毛主席时代才把农民抬到那么高位置,当作国家主人。他说完这些,就离开了中南海。这次辞职标志着他从高层退下来,转向普通生活。 陈永贵卸任后,1981年彻底离开中央,返回山西昔阳,偶尔参与地方事务,但身体不行了。1983年起,他在北京东郊农场当顾问,过上平静日子。1985年查出肺癌,住院治疗,次年在北京去世,享年72岁。他的骨灰按遗嘱运回大寨,安放在虎头山陵园。
1980年,陈永贵辞去国务院副总理职位。临行前,向华国锋辞别,忍不住感叹:除了毛
文山聊武器
2025-07-31 18:30:15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