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仇不隔夜!”72名以议员直接绕开中国大陆,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可他们万万没

烟雨评社 2025-07-31 18:13:14

“报仇不隔夜!”72名以议员直接绕开中国大陆,支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可他们万万没想到,中国没有在台湾问题上跟他们反复拉扯,而是转头支持巴勒斯坦建国。 2025年7月,以色列议会的72名议员联手签署声明,公然要求台湾加入世卫组织等国际机构,这无疑是把台湾当作“国家”对待,明目张胆地踩上了中国最敏感的那根红线。 很多人以为,北京会像以往那样,在台湾问题上与以色列针锋相对。谁知,中国的反应却完全没在台湾问题上过多纠缠,反而转身将“战场”乾坤大挪移,直接在中东点了一把火。 7月24日,来自执政联盟和反对党的72名议员联合签署声明,宣称将台湾排除在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民航组织之外是“不合理且不负责任的”。 这些国际组织只接纳主权国家,这一点他们心知肚明,所以这份声明的意图再清楚不过:公开挑战中国与以色列建交三十多年来白纸黑字确认的“一个中国”原则。 牵头此事的以色列未来党议员托波洛夫斯基,早在7月初就专程跑到台湾,不仅与赖清德、萧美琴等人会面,还在社交媒体上将台湾吹捧为“民主灯塔”,政治姿态做得十足。 以色列议员们为何要掺和台海这趟浑水?说白了,背后是利益交换和战略转移的盘算。经济上,台湾是以色列军火的第二大买家,每年都有数亿美元的订单。 而政治上,民进党当局为了拉拢以色列,甚至承诺要在已被国际法院裁定为“非法吞并”的约旦河西岸定居点上,帮助以色列修建医疗中心。这种公然支持违建的投名状,正中以色列下怀。 当时,以色列在中东的日子并不好过。伊朗支持的“抵抗之弧”步步紧逼,哈马斯在加沙的抵抗超出预期,国际社会对加沙人道主义危机的谴责声浪也一浪高过一浪。 以色列急需转移国际视线,而中国在中东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也让它感到不安,因此想借台湾问题给中国制造些麻烦。 不过,以色列这盘棋从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台湾问题对中国而言是核心利益,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声明一出,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当天就火速发声,措辞强硬,质问其是否要与“台独”势力捆绑。 第二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更是在记者会上点名批评部分议员,斥责他们是嘴上遵守“一个中国”,行动上却搞分裂的“两面人”。 正当外界以为这又是一场围绕台湾问题的外交口水战时,中国却亮出了一记出乎意料的回马枪,直接把战场转向了以色列最薄弱的中东。 7月29日,中国在联合国推动召开了一场关于“落实两国方案”的高级别会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会上直指以军在加沙的暴行,称其向等待食物的平民开枪,已导致超过五百人死亡,四千多人受伤。 这并非空穴来风,加沙的真实数据摆在那里,甚至有以色列士兵匿名承认曾故意向平民开火。中国不仅抢占了道义高地,还在联合国多次推动停火决议,并联合近三十个国家共同谴责以色列的“非人道援助模式”,让其国际形象雪上加霜。 光说不练向来不是中国的风格。7月26日,中联部部长刘建超会见巴勒斯坦法塔赫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拉朱布,明确表示中国坚定支持“两国方案”,坚决反对以色列的定居点政策。更重要的是,中国直接送上了2000万美元人道主义援助,包括450吨大米和40车医疗物资。 即使以色列设置了严密封锁,中国也设法将这些物资送到了加沙民众手中。这套组合拳,精准地打在了以色列扩张主义的核心利益上,在国际舆论场上彻底孤立了它,同时也赢得了阿拉伯世界的广泛好感。 除了直接声援巴勒斯坦,中国还巧妙地利用与伊朗的合作,间接对以色列施压,上演了一出“围魏救赵”。中国与伊朗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本就让以色列如坐针毡,尽管中方多次辟谣所谓“帮助伊朗重建导弹计划”,以色列驻美大使依然公开表示担忧。 两国在能源、基建等领域的深入合作,削弱了美国制裁的效果,也让伊朗有更多资源支持其“抵抗之弧”。更别提此前中国促成沙特和伊朗这对宿敌复交,如今这两个国家甚至计划在红海举行联合军演,这无疑给以色列带来了巨大的战略压力。 回头再看,以色列议员们的这番“政治投机”,简直是把自己推进了四面楚歌的困境。中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的高调发声和实际行动,让以色列的国际形象一落千丈。 曾经的盟友也开始动摇,法国、挪威、爱尔兰等欧洲国家纷纷公开支持巴勒斯坦建国,就连美国也越来越难以为以色列的挑衅行为公开背书。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不仅面临巨大的国际压力,国内的政治和舆论也让他焦头烂额。 这件事给全世界提了个醒:在台湾问题上玩火,不仅没有好果子吃,也别指望用“打台湾牌”来逼迫中国在别处让步。中国的潜台词很清楚:台湾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但反击的战场,可以由我来选。 以色列议员们的这次操作,最终只沦为一场外交闹剧,而中国则借此机会,在道义上赢得了尊重,也给所有潜在的挑战者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中国说到做到,谁来试试,都不会好过。 信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观察者网

0 阅读:58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