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曾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

暖阳融雪情愈深 2025-07-31 12:34:51

“中国犯了个最大的战略失误!”新加坡外交家马凯硕曾提醒中国:中国近些年有一个最大的战略失误,那就是是疏远了美国商界。如今6年过去了,那么真相真的如此么? 马凯硕的这番话,在2020年刚说出来时,确实让不少人捏了把汗,毕竟美国商界过去可是中美关系的“稳定器”——上世纪90年代,正是美国企业联名给国会施压,才保住了中国入世的机会。 马凯硕当时给出的理由听着挺实在,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地方上总护着自家企业,甚至2008年后有些话让西方觉得“飘了”。 这些说法不能说全是空穴来风,比如前些年确实有外资企业吐槽过,在中国打官司执行难,有些地方招标时明里暗里偏向本地企业。但要说这就是“疏远美国商界”的根源,未免把问题想简单了。 要知道,美国商界的态度变化,更像是被美国国内的政治风向推着走。2017年特朗普搞贸易战后,华盛顿两党突然达成了个共识:中国崛起太快,得按住。以前美国企业能靠游说国会给中国说好话,现在谁敢说? 再说了,中国这些年从“世界工厂”变成“创新高地”,和美国企业在新能源、人工智能这些领域成了竞争对手,以前是“你赚钱我发展”,现在难免有摩擦,这可不是“疏远”能解释的。 如果真的信了“疏远”的说法,那就太小看美国企业的精明了。去年92%的美国在华企业,压根就没打算搬走,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都扩到第三期了,苹果把最新的研发中心放深圳了,就连被美国政府点名的高通,还在跟中国手机厂商搞5G合作。 为啥?中国有14亿人的大市场,有全世界最完整的产业链,去年中美服务贸易额都突破1500亿美元了,好莱坞电影、迪士尼乐园在中国照样赚得盆满钵满。 再说说马凯硕吐槽的那些问题,这几年变化大了去了。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现在中国法院判的涉外知识产权案子,赔偿金额比十年前翻了十倍都不止,去年还刚修订了《外商投资法》,明确禁止地方政府搞“小动作”。 其实地方保护主义这事儿,全球都一个样:美国搞“芯片法案”,明着让企业选边站;欧盟搞“碳关税”,不就是护着自家企业? 相比之下,中国这几年一直在拆各种壁垒,去年长三角还搞了个“跨省通办”,外资企业在上海办的证,到江苏、浙江直接能用,这效率连欧盟企业都羡慕。 至于说“2008年后说话太傲”,这更像是文化差异闹的误会。中国企业家以前总说“追赶”,突然有一天开始说“领先”,西方听着不习惯。但看看现实:中国新能源汽车占了全球一半的销量,光伏组件供应全世界,这些成绩摆在那儿,总不能憋着不说吧? 说到底,马凯硕的提醒有道理,但把问题归为“战略失误”就过了。中美之间的事儿,哪是“疏不疏远”能概括的?美国商界想赚钱,中国需要技术和市场,这种纽带没那么容易断。 这几年的变化看得很清楚:中国在完善规则,企业在找共赢点,反倒是美国政府在瞎搅和。真要说“失误”,恐怕是有人高估了美国商界的影响力,低估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未来只要中国接着把市场做好,把规则理顺,美国企业该来还是会来——毕竟,商人逐利,这是本性,谁也挡不住。

0 阅读:92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

暖阳融雪情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