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李重俊想重演玄武门之变,带兵杀死武三思等人后,试图入宫再杀死韦后、安乐公主。

小博大史 2025-07-31 11:28:24

太子李重俊想重演玄武门之变,带兵杀死武三思等人后,试图入宫再杀死韦后、安乐公主。中宗李显惊呼:“我儿何故如此?” 那声惊呼卡在喉咙里,像被血沫子堵住。李显扒着宫墙的砖缝,指节泛白。对面的李重俊穿着明光铠,甲片上还沾着武三思家的血,手里的横刀在宫灯底下闪着冷光。这孩子才二十岁,眉眼间还带着少年气,此刻却像头被逼到悬崖的狼,浑身的毛都炸着。 旁边的韦后早没了往日的娇媚,把安乐公主往身后拽,尖着嗓子喊:“反了!这逆子反了!”安乐公主的珍珠裙被风吹得乱晃,却还梗着脖子瞪李重俊:“你算什么东西?也配动我和母后!” 李重俊的牙咬得咯咯响。他想起昨天在朝堂上,武三思摸着胡子笑他“杂种”,想起安乐公主拿着父皇的手诏,要废了他这个太子,让她的驸马当皇太女。那些话像针一样扎在他心里,扎了整整三年。他不是没求过父皇,跪在地上磕得头破血流,可李显只会搓着手说:“儿啊,忍忍,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李重俊的声音哑得像砂纸磨过,“武三思祸乱朝纲,她们母女秽乱宫廷,这也是一家人?”横刀往前递了半寸,刀尖对着韦后,“我杀的是奸佞,清的是君侧!” 宫门外的厮杀声越来越近。李重俊带来的羽林军是他偷偷攒下的家底,可禁军统领已经带着人围上来了。他知道自己没多少时间了。当初学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以为只要杀了那几个祸害,父皇总会明白他的苦心。现在看来,他还是太嫩了。 李显突然往前冲了两步,差点摔在地上。“重俊,你听爹说,”他的声音抖得不成样子,“武三思死了就死了,朕不怪你。你把刀放下,咱们父子好好说……” “说什么?”李重俊笑了,笑得比哭还难看,“说您怎么看着韦后把我的亲信一个个害死?说安乐公主怎么把我当傻子耍?父皇,您坐的那把龙椅,是不是早就成了她们母女的垫脚石?” 这话像一巴掌扇在李显脸上。他张了张嘴,没说出一个字。当年他被武则天废黜,流放房州,每天都怕赐死的圣旨送来,是韦后陪着他熬过来的。他总觉得欠着这对母女,却忘了自己还是个父亲。 韦后趁这功夫,偷偷给禁军统领使了个眼色。那统领心领神会,抬手放了支响箭。李重俊身后的羽林军顿时慌了,有人开始往后退。这就是他赌上性命的兵变?连自己带的人都靠不住。 “杀了他!”韦后突然喊,“杀了这逆子,赏千金,封万户侯!”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羽林军校尉突然调转枪头,朝着李重俊的后背刺去。李重俊反应快,回身一刀砍翻了那人,可更多的人围了上来。他的胳膊被划了一刀,血顺着甲缝往下淌,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朵一小朵的红。 “父皇……”他最后看了李显一眼,那眼神里有恨,有怨,还有一丝说不清的委屈。然后转身,带着几个还忠心的士兵往外冲,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要冲出这吃人的宫墙。 李显瘫坐在地上,看着儿子的背影消失在黑暗里。韦后和安乐公主已经开始清点“逆党”,声音里带着劫后余生的兴奋。风从宫门口灌进来,带着浓重的血腥味,吹得宫灯左右摇晃,把他的影子拉得又细又长,像个笑话。 三天后,李重俊的人头被送回了洛阳。李显看着那颗还带着少年轮廓的头颅,突然想起这孩子小时候总爱骑在他脖子上,揪着他的胡子喊“父皇是大英雄”。他捂着脸哭了,哭得像个迷路的孩子。可眼泪掉在龙椅上,连个水痕都留不下。 这场模仿玄武门之变的兵变,从头到尾就是场闹剧。李重俊学不来李世民的果决,李显也不是李渊那样能审时度势的父亲。最可笑的是,他以为杀了敌人就能救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却不知道真正的病根,在他父皇那颗懦弱的心里,在这满朝文武的麻木里。 韦后和安乐公主倒是更得意了。她们拿着李重俊的人头祭告太庙,说太子谋反伏诛,是上天保佑。李显什么都没说,只是从那以后,每次吃饭都要多摆一副碗筷,好像他那个叛逆的儿子还坐在对面,等着他夹一块糖醋鱼。 可历史哪有那么多如果。李重俊死了,韦后母女的野心越来越大,最后连李显都没能善终,被一碗毒汤送了命。倒是李隆基后来发动的唐隆政变,干净利落,像极了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不知道九泉之下的李重俊看到这一幕,会不会苦笑——原来不是方法不对,是他生错了时候,投错了胎。

0 阅读:79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