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讷言:[明月千里]天高任“鹏”飞

十多年前,我到画家赵生来先生西安的画室聊天。生来给我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年青画家,他叫任博鹏,是咱老家邻村洪庵的乡党。博

十多年前,我到画家赵生来先生西安的画室聊天。生来给我说:“我给你介绍一个年青画家,他叫任博鹏,是咱老家邻村洪庵的乡党。博鹏原来在山东青岛从事设计工作,现在西安作画,也是在书画界小有名气。”

我村与洪庵村相距不远,可以说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当时我对博鹏了解甚少,但我想,一个农家子弟能醉心于翰墨丹青,一个年青画家能入生来先生的法眼,肯定是很优秀的。虽未谋面,就多了几分敬重,也多了几分早日相识的期盼。

和博鹏初次相识,是我和生来先生应他之邀,到他位于碑林区书院门的画室去做客。画室是租的一间房子,房子不大,陈设简单,但房子里面“内容丰富”。墙上挂满了画,地上也没有闲着,还是摆着画桌,摆满了作品。有花鸟画、有山水画、有人物画,有装框的,还有没装框的。

博鹏很是热情地给我介绍他的画,生来先生在旁进行颇为专业的点评,为我扫盲。雄浑厚重、荡气回肠的秦岭山水,风骨超脱、刚柔相济的梅兰竹菊,删繁就简、高雅绝尘的水仙,既富有传统的笔意墨韵,又兼具生活气息和艺术美感。

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对于书画,我的确是个外行。室内的山水画和大多数的花鸟画我觉得挺好的,但欣赏不到位。最吸引我眼球的,还是一副鸡和牡丹,题名为“富贵吉祥”的画作。鸡画得栩栩如生,牡丹也描绘得雍容华贵。出身农家,过去的穷日子、苦日子过怕了,就盼着过上小康日子,对吉祥如意、富贵平安这些祝福语还是觉得实实在在。

让我感兴趣的是他对作品的题款,说鸡有“五德”:文、武、勇、仁、信。《韩诗外传》有云:“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由鸡这五德,我想博鹏的做人做事,应该是闻鸡起舞,守时守信;耐得住寂寞,沉得下身心;虽处陋室,却志存高远,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和博鹏的再次相识,是在多年前的年末一天,我回老家时受邀到他洪庵村的家里作客。当天他在闭门创作。寒暄两句后,他烧上水倒上茶,又站回画台边,若有所思。我不好打扰,就站在旁边,一边喝茶,一边看着他作画。冬日的阳光,斜着穿过窗户,一半洒到画案,一半落在脸上。他脸上的神情是虔诚和坚毅的,眼睛里注满了希望和追求。他一支接一支吸着烟,手握画笔,画案上的作品,如水墨般氤氲开来诗的韵致,恣意酣畅,漫湮无形。时间不长,梅兰竹菊,山川河流,一气呵成。

我继而又仔细打量了一番画室。墙上的画作有的展现琴声般优美流畅的溪水,静静地流过沧桑,穿谷越涧,转眼间,化作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有的展现莽莽苍苍的陕北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雄浑壮阔;有的展现黔南深林里沁人心脾的葱茏生态,鸟语花香。墨泼出去,又好似在弄堂里作书,萋萋满园,啾啾独幽。真是胸有山高水长,才有写不尽的风流倜傥。

一来二去,和博鹏便熟悉起来。再次去博鹏家里是为朋友去求画。一位很有艺术造诣、很有思想境界的朋友乔迁,想给玄关挂一幅“喜上眉梢”。他见过博鹏的作品,托我请博鹏作一幅画。

熟不拘礼,我没电话联系问他在不在家,就从郝家寨老家去了他在洪庵村的画室,结果不速之客吃了闭门羹。一打问才知道他到邻居家里挂他的画作,我也就赶了过去。

这户人家是典型的小康之家,院落有假山喷泉,房子非常大气宽阔,室内摆设典雅豪华。博鹏正在客厅指导挂画。眼前八尺通景金底梅兰竹菊四条屏让人感到非常震撼,画面气象恢宏,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梅兰竹菊表现了跌宕起伏的韵律美,而如诗一般的感受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占尽春夏秋冬与文人对时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这无疑又是博鹏的新作。他笔下的一花一草,一石一木,负载着自己的一片真情。从而使花木草石脱离或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梅象征坚守初心的高洁之士,兰象征着潇洒如贤达之士,竹象征坚强不屈的谦谦君子,菊为归隐山林之隐士也。

等稍有闲暇,博鹏又给我介绍其他小品画,如《朱竹》,用纯朱砂所绘意为镇宅;《荷塘月色》、《福子绵长》等等,件件精品。这样宏伟气派的住宅用博鹏的画作一点缀,似乎更加典雅别致。

来来往往多了, 对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博鹏从小就喜欢画画,是一个坚定、执着且善于学习的人。从西安美院高研班毕业后,也曾经一杆画笔,教书育人;也曾经为柴米油盐,远走他乡。但是后来,他还是看轻俗务,选择了情有独钟的绘画,一心潜修,专研国画。这一专,便是几十年。走遍了名山大川,临遍了名家作品,造访前辈,同道切磋。

几十年持之以恒,他潜心研究历代大师们的经典作品,不论是范宽、王蒙、石涛,还是八大山人、任伯年、齐白石,这些历代大师们都对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还善于向当代名家以及身边的师友们学习,有些作品如《华岳滴翠》就融入了现代构图意识,画面既有传统的笔墨意韵,又兼具形式美感。功夫不负有心人,天赋加刻苦,使他的技艺日臻纯熟,作品意境超脱,雄宏深邃,自成风格。

博鹏出生在终南山下甘水之滨,沐山之仁,汲水之智,养成了他憨厚沉稳、淡泊名利的性格。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他自备纸墨,义务为乡党书写对联,乡党空手而来,拿回春联便是。

他曾开班带学生,却并不看重盈利赚钱。发现好苗子就欣喜,悉心教授,至于给不给学费,给多给少,他都不以为意。就像是秦岭山里的一位老农民,扛着铁锨,松柏桃李,一棵棵栽下,乏了倚木而歇,渴了掬泉就饮。寒来暑往,云卷云舒,率性而为,无拘无束,颇有大贤高隐之风骨。

而他用白描手法画的《千手观音图》,线条流畅,笔法均匀,画面很美很静,又入了另一个境界。画的山水也越来越细,设色淡雅,线条柔和,作品渐渐地少了适应市场的俗气,多了象牙塔的静气。

博鹏的作品受到了观者的喜爱、专家的赞赏和藏家的青睐。胸有大格局、大境界,定能成大事;对艺术有追求、不脱离生活的土壤,艺术之树方能常青。从他的名字任博鹏我想到一句祝愿的话: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愿他搏击长空,鹏程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