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强行清场那天起,我们找中国一冶沟通了不下数十次,从现场协商到各级信访调解,从提交材料到等待答复,每次都像石沉大海。” 平顶山市郏县 2018 年棚户区改造项目(如意安置社区)E 地块实际施工人近日向媒体哭诉,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中国一冶”)的强行清场、沟通推诿,以及后续给出的 “资金未到位” 答复,已让其企业陷入债台高筑的绝境,100 余名民工三年多未领到工资。

(图片由李先生提供)
根据施工方与湖北众安立卓建筑工程劳务有限公司签订的《土建工程内部承包协议》,施工方承接 E 地块砂石换填、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模板工程、二次结构、装修工程、安装工程、防水工程、保温工程、基坑支护工程的劳务及小型施工机械、塔吊使用等工作,需代购施工图纸范围内所有材料,工程规模约 12 万平方米,综合单价 1500 元 / 平方米,此单价为结算最终单价,不随市场波动、政策调整等因素变化;协议还明确施工期间甲方按月分期发放进度款(支付至当月实际完成工程量的 70%,第一个月不发放生活费),竣工验收合格后付至承包价的 80%,审计认可后付至 97%,剩余 3% 作为工程质量保证金,无质量问题在竣工经审计认可后二年内付清,同时约定材料款实行代付制度(3000 元以上材料款由甲方直接支付,3000 元以下需供货单位出具书面委托后甲方付给乙方),为双方履约划定了清晰权责。但这一系列约定在 2020 年 7 月 14 日被彻底打破 —— 中国一冶在未提前通知、未协商的情况下,暴力拆除已安装的模板脚手架,强行占用工人宿舍,派驻 80 名保安清退施工人员,施工戛然而止。
清场当日,施工方项目负责人李刚(化名)第一时间联系中国一冶前项目部经理范某,对方仅在电话中回应 “这是公司统一安排,与你无关”,便挂断电话。据李刚回忆,2020 年 7 月 15 日,他带着施工日志、材料进场单等凭证赶赴中国一冶项目部交涉,却被保安拦在门外,“保安说没收到范经理的通知,不让进,我们在门口等到晚上八点,始终没人出面对接”。

(图片由李先生提供)
2020 年 7 月 16 日,在郏县信访局组织的调解会上,范某终于露面参会。施工方当场提交了被拆设备清单、工人考勤记录及未结材料款凭证,明确提出恢复施工或核算损失的诉求。“范经理当着县信访局领导的面承诺,三天内到现场核查情况,允许工人先回宿舍居住,工程款会按协议结算。” 李刚说,他们当天便撤回了信访材料,但承诺到期后,项目部不仅未派人核查,反而将宿舍门锁全部更换,保安驻扎封锁现场。令人不解的是,清场后中国一冶竟在施工方已建楼的基础上继续施工,完全无视施工方的前期投入与合同权益。
更让施工方不满的是,《土建工程内部承包协议》约定的 670 万元履约保证金,中国一冶拖延至 16 个月后才退还,且此前承诺的保证金利息始终未支付,这进一步加剧了施工方的资金压力。

(图片由李先生提供)
2020 年 8 月至 12 月间,施工方先后四次向中国一冶提交书面沟通函,附上第三方监理签字的工程量确认单、材料采购合同及付款凭证等核心证据,要求按《土建工程内部承包协议》约定支付已完工程进度款 70%(约 3962 万元),并赔偿清场造成的模板损失 180 万元。“每次送函都是被保安收下,之后再无下文。我们打电话给范某,要么无人接听,要么说‘已上报公司,等待审批’。” 施工方财务负责人王敏(化名)展示的通话记录显示,这期间他们与范某的有效通话仅 2 次,均未得到实质性答复。
2021 年 2 月,经郏县政府多次协调,中国一冶通过监管账户支付 1000 万元工程款,此前累计付款仅 3100 万元。“当时范某说剩下的钱会在审计后付清,让我们先安抚工人。” 李刚说,施工方随即配合完成第三方审计,2021 年 5 月审计报告核定工程款总额 56612374.47 元,明确拖欠款项 15612374.47 元。但当他们拿着审计报告再次找中国一冶交涉时,项目部先是以 “审计结果未获总部认可” 为由拒绝付款,此前承诺的损失赔偿也只字不提;后续在 2022 年 9 月县住建局组织的协调会上,中国一冶区域负责人张某面对施工方的追问,给出了明确答复:“棚户区改造项目属于是市相关部门的项目,相关部门的资金没有到位,我们也给不了你们资金的答复”,同时提出 “只支付工程款的 80%,损失不予认可”,施工方明确拒绝后,张某表示 “要么接受要么走法律程序”,此后便不再露面。

(图片由李先生提供)
2021 年 6 月至 2023 年 10 月,施工方先后参与县住建局组织的 6 次协调会,每次都提交更新的损失清单 —— 现场剩余钢筋锈蚀损失 230 万元、周转材料闲置费用 680 万元、机械设备租金 420 万元、人员停工薪资 370 万元、贷款利息 400 万元,累计已达 2100 万元,但中国一冶始终以 “资金未到位” 为由回避核心诉求。
沟通无门的施工方被迫自行承担全部成本。王某出示的贷款合同显示,为支付材料款和垫付部分民工生活费,企业先后办理三笔贷款,累计金额 1800 万元,目前仅利息已欠付 320 万元。“200 多个工人每月都来要工资,有的家里孩子上学交不起学费,有的老人看病拿不出钱,我们实在没办法。” 李刚说,企业账户已被冻结,设备和材料被债主查封,濒临破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中国一冶的无故清场行为已构成违约,应承担赔偿损失等责任;而《土建工程内部承包协议》中关于工程款支付、材料款代付、争议协商的条款,明确了双方履约的法律依据,并未将 “项目资金未到位” 列为甲方拒不付款反将责任全部推给湖北众安利卓劳务公司的免责事由,施工方留存的十余次沟通记录、会议纪要及函件凭证,均能证明其积极协商的态度与中国一冶的推诿行为。目前,施工方已向国家信访部门递交材料,进行合理维权。
在此,我们呼吁相关监管部门尽快介入,核查中国一冶在郏县棚改项目中的违规操作,督促其正视合同权责:一是优先结清 100 多名农民工的拖欠工资,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二是承担强行清场导致的现场材料损耗及各项损失,而非转嫁责任给劳务公司;三是支付拖欠的工程款及保证金利息,弥补施工方的资金损失。同时,也希望通过此事推动建筑行业对 “强行清场”“责任推诿” 等问题的监管升级,避免更多施工方与劳动者陷入类似困境。
媒体将持续跟踪事件进展,为权益受损方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