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吭哧有力
“中国造”走向全球已经不是目标而是既定事实。
如今的“made in China”也不是羞辱而是自豪,“中国制造”=“物美价廉”。
但往往还有些偏激人士,偏听偏看,对“中国造”抱有偏见。
就比如说近日闹上热搜的“日本人因超市卖中国大米破防”这事儿,都因为米荒吃上“古古古古古米”了,给你新鲜的大米你不感激就算了,竟然还破防了……
1、中国大米席卷日本货架
就是这么一张普普通通的照片,在小日子那里可是炸了锅。
想必大家对小日子那边米价持续“高烧”一事也有所耳闻,学校都把每周3次米饭改为2次了,甚至已经出现多起大米失窃案。
政府多次投放储备米但见效甚微,所以不得已才紧急进口大米。
这不!接着就出现下面这辣眼一幕。




他们普遍认为中国大米农药用得多,认为吃了会危害健康。
还有一点就是小日子有一种令人迷惑的“大米100%自给率”的民族自豪感。
很显然强势打入日本农贸市场的中国大米,让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碎一地。
然而,看着货架上日本大米价格高达800-1400日元/公斤(约40-70元人民币),而中国大米仅仅才200-300日元/公斤(约10-15元人民币)。
真的有人会和钱过不去吗?

别看日本网民在社交平台上嚷嚷"宁可饿死不吃中国米",但销售数据却是啪啪打脸。
日本总务省最新调查显示,在米价同比暴涨98.4%的背景下,进口大米的市场份额从去年的5%激增至17%。
其中中国大米的表现尤为亮眼,在关西地区的市场占有率甚至突破25%。
终于明白什么叫“口嫌体正直”了,嘴里说着“不要,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最让日本农协尴尬的是,他们自家员工都被发现在抢购中国大米。
横滨某农协分部的办事员中村小姐私下透露:"我们内部价买的越光米,都比中国米贵三倍。"
而且最新被扒出,日本农协偷偷摸摸进口我们中国大米很多年了,有些日吹买日本大米说好吃的人,很有可能其实买的是我们的东北米。
网友表示:“这一点都不奇怪,就像“日本产鳗鱼”,如果会说话都是一口流利的中文。”

说起大米品质口感,去年11月,日本广岛举行的年度优质粳稻食味品鉴会,中国的“金龙鱼6步鲜五常基地原香稻”荣获“最优秀奖”,打破了日本米王“越光米”的“神话地位”。

而小日子们口口声声说我们农药超标,对此,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反手就是个耳光。
(FAO)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单位面积农药用量为1.71kg/hm²,日本为10.61kg/hm²,是我们的6.2倍。
当然,必须说明的一点是:用量高低≠残留安全
农作物是否安全最后看的就是农药残留,日本通过严格农残标准(如“肯定列表制度”)保障安全,中国近年抽检合格率高达99%以上。

日本很多理智且三观正的民众则对中国大米表示认同,认为廉价大米使许多人收益。


央妈曾专门写了一篇分析“日本米荒”的新闻。
表面原因看似是去年夏季的极端高温导致水稻广泛歉收和疫情后旅游业复苏,实则是数十年来日本推行不合理农业体制的结果。
日本“减产政策”名义上是要预防水稻生产过剩,防止米价暴跌,但现实结果却是人为控制市场供应,成为利益团体结盟牟利的手段。

以保护农民利益之名,自民党一直严格限制大米进口量。在1995年加入WTO前,日本对进口大米征收高达778%的关税;此后逐渐降至目前的227%。
为了缓解“米荒”,日本政府投放了几十万吨储备米进入市场,然而日本农协通过竞标收购了其中95%的储备米。

也就是说这些储备米根本没直接进入市场,而是被农协以低买高卖的方式高价进入市场。

把进口大米关税最高拉到778%,相当于给每个米袋子套上金钟罩。政府推行"减耕令"更魔幻——明明超市货架都空了,农民却被要求少种地,这操作好比让饿汉节食减肥。
农协的垄断和“低买高卖”更是无法无天。
最讽刺的就要属这个日本全国农业协同组合中央会会长——山野彻的发言了:我认为现在的大米价格不贵。

每月收入5万花500元买大米确实不贵,但对普通人来说每月收入5000花500元买大米,就笑不出来了。
5、写在最后这场大米风波照出世间百态,恰如《增广贤文》所言:"良田千倾,日餐不过一斛。"
当日本民众为天价米缩衣节食时,中国大米用亲民价格和过硬品质敲开了市场大门。
就像《阿甘正传》里说的:"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
当日本的孩子们吃着中国大米长大的时候,所谓的文化隔阂与偏见,也将在这一粥一饭间悄然消融。
毕竟,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碗中三餐米,尽是天下情。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