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中国历史上才华横溢、风骨独具的传奇女性,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与倾倒!这些风华绝代的女子,或出身钟鸣鼎食之家,门第显赫至极;或拥有倾国倾城之貌,风华绝代;或才情纵横,傲然独立;或历经坎坷际遇,身世曲折离奇。这里整理了十位女性,仅供参考。
1.张爱玲

说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例外”并不为过。在她的笔下,文字真正活了起来,直抵人心。喜爱张爱玲的人,往往对她的作品爱不释手。阅读本身就能带给读者极大的愉悦——这种阅读的欣悦,唯有从她的文字中才能获得,至少对我而言是如此。读其他书或可明事理、长见识、受震撼,但唯有读张爱玲的文章,才能收获这份纯粹的欢喜。
2.三毛

三毛用云朵般恣意的人生,舒展成自由不羁的灵魂写照。无论是甜蜜还是忧伤,她都毫无矫饰之意。字里行间处处流淌着无声的歌唱,我们唯有用心才能听见那般旋律。阅读三毛的作品,宛若荒漠中绽放的花朵。她将生命高擎于尘世之上——这需要智慧,更需要非凡的勇气。
3.萧红

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近代著名女作家,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今哈尔滨市呼兰区),汉族。这位传奇女子有着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相似的人生境遇,始终在极致的苦难与坎坷中浮沉,却以病弱之躯一次次与命运抗争。
她的创作多取材故土,以敏锐细腻的艺术感知与素朴精致的笔触,书写当年东北小城的孤寂与苍凉。笔下人物鲜活可爱,文风明快中浸透悲怆,萦绕着诗性的忧郁与感伤,堪称诗化小说的典范之作。
4.庐隐

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本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闽侯南屿乡人。笔名“庐隐”取意“庐山真面隐而不现”。庐隐一生饱尝贫瘠与艰辛,她不断追寻人生真谛,却始终望不见生命的曙光,深感人生“比梦更不可捉摸”。这位女作家几乎终生在悲痛的汪洋中挣扎——无论是她本人,还是她笔下的主人公,总被哀愁缠绕而不得解脱,竟将忧伤奉若神明。
5.凌叔华

凌叔华(1900年3月25日—1990年5月22日)出生于文化古都北京的官宦书画世家,系父亲第四房妻室所出。这座千年古城灿烂的文化底蕴与环境熏陶,启发了她的艺术天赋,使其在文学创作与绘画领域皆卓有成就。她兼擅工笔与写意,墨韵淡远,美质深秀,深受海内外名家赞誉。莫洛瓦称许她是兼具"清明心智"的中华才女。
她的小说多吟咏自然风物,追慕古代士族风雅,将诗情画意熔铸于文字,颇具传统写意画的韵致。中国文坛曾流传趣谈:"选夫当如梁实秋,娶妻先看凌叔华。"
6.苏雪林

苏雪林(1897年2月24日—1999年4月21日),中国现代女作家、学者。她是一位笔耕不辍的创作者,其绵延近世纪的写作生命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实属罕见。著作涵盖小说、散文、戏剧、诗歌、现代作家作品研究及各类学术著述,形式多样,内容广博——天文地理、科学历史、风土民俗、自然胜景、山川日月皆入翰墨。
苏雪林的一生充满矛盾与复杂性。面对这样一位交织着矛盾与深情的时代人物,我们难以轻率定论。
7.林徽因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州)人,清光绪三十年六月(1904年)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仕宦之家的她,诗作多寄托个人情感的浮沉,探寻人生与爱的哲思。诗句温婉清丽,韵律自然天成,备受文坛与读者推崇。
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师的科学精神与作家的文学气质水乳交融。其学术论文与考察报告既秉持严谨的科学内涵,更以诗性语言礼赞中国古代建筑在技术与艺术上的精妙成就,令文字浸润着诗情画意。
8.陆小曼

陆小曼(1903-1965),近代女画家,江苏武进人。1915年入读法国圣心学堂,十八岁即精通英法双语。师从刘海粟、陈半丁、贺天健等画坛名家。其父陆定远曾任财政部赋税司司长。1922年与王赓成婚,1925年离异,1926年与徐志摩结为连理。
她深谙戏剧之道,曾与徐志摩合创五幕话剧《卞昆冈》;既熟稔昆曲,亦能粉墨登台演绎京剧。文笔清丽,古文功底深厚,文字修饰造诣尤深。徐志摩曾赞叹:她一双眼睛也在说话,睛光里漾起心泉的秘密。
9.冰心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寿九十九载,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她毕生推崇"爱的哲学",以"母爱、童真、自然"为创作母题。
她深爱孩童,视其为"最神圣的存在",深信这些祖国的花朵应当被温柔以待,因而深受世人敬重。其作品浸透着对自然的挚爱,满溢着对母爱与童真的礼赞。冰心的爱宽广深沉,恰似她钟情的海洋。
她的文学影响力跨越疆界,作品被译为多国文字,深受海内外读者珍赏。
10.丁玲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原名蒋伟,字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其作品以细腻大胆著称,擅长对人物心理进行饱满的情感刻画。
1930年5月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6年9月奔赴陕北,成为首位抵达中央苏区的知名作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