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个东南亚弱国称避孕遭天谴!人口破 1 亿!成全球最开放的国家

菲律宾频频在南海挑事,争当 “亚洲乌克兰” 的野心路人皆知。可谁知道,这个叫嚣的国家正被 1.17 亿人口压得喘不过气?

菲律宾频频在南海挑事,争当 “亚洲乌克兰” 的野心路人皆知。可谁知道,这个叫嚣的国家正被 1.17 亿人口压得喘不过气?每平方公里 363 人,比越南多出近 50 人,半数孩子没完整教育。

一、殖民烙印:天主教种下的生育基因

1565 年西班牙殖民者的船舰靠岸,火枪与经书同时登陆。他们强制每个村庄建教堂,将避孕列为 “十宗罪”,宣称 “堕胎与避孕者必下地狱”。1898 年美国接手群岛,延续宗教统治,留下英语、宪法与根深蒂固的天主教传统。

1946 年菲律宾独立时,全国仅 1900 万人。马尼拉的街道能容马车随意驰骋,吕宋岛的稻田里,农户普遍生七八个孩子 —— 教会说 “孩子是上帝的礼物”,而田里确实需要人手薅秧、收割。那时没人预料到,这份 “礼物” 会成为日后的重担。

二、失控的增长:教堂钟声盖过国策

1969 年人口突破 3700 万,政府首次将计生写入五年计划。但马尼拉大主教在弥撒上举着十字架疾呼:“人工避孕就是谋杀!” 吕宋岛农民佩德罗回忆:“神父说用避孕套会遭天谴,当晚就把妻子藏的药具烧了。”

数据记录下这场失控:1970 至 2020 年,菲律宾年均人口增长率始终高于 1.6%,比东南亚平均水平多出 0.5 个百分点。2023 年全国人口达 1.17 亿,每平方公里 363 人,密度远超越南的 314 人。更刺眼的是 2017 年卫生部调查:最穷 20% 家庭平均生 5.2 个孩子,最富 20% 仅 2.1 个,印证了 “越穷越生” 的恶性循环。

教会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个村落。85% 的菲律宾人信天主教,每个村子的本堂神父掌握着婚丧嫁娶的话语权。婚前辅导班只教 “算日子” 的自然避孕法,达沃市的玛利亚苦笑:“雨季旱季都不准,我三年生了三个。” 2023 年数据显示,63% 的育龄女性没接触过现代避孕措施,农村更是高达 78%。

三、生存困局:1.17 亿人的窒息日常

大马尼拉的 “压缩人生”

2400 万人挤在 638 平方公里的首都圈,相当于北京城区塞进三个上海的人口。清晨六点,轻轨站的队伍绕立柱三圈,“请勿推挤” 的告示被挤得卷边。奎松市的上班族安娜每天骑摩托车去马卡蒂,20 公里路要闯过 47 个路口,“汽车要两小时,迟到会被扣掉一天工资的三分之一”。

贫民窟里,10 平方米的棚屋住七八口人,污水顺着木板缝隙流淌。2023 年台风 “杜苏芮” 过后,这里霍乱爆发,死者多是营养不良的孩子。

年轻人的就业绝境

香港街头,每八个家庭就有一个雇佣菲佣。32 岁的莉萨在香港做了十年佣人,每月寄 800 美元回家,帮弟弟盖起三层水泥楼。但这样的机会太少 —— 联合国数据显示,15 至 24 岁菲律宾人失业率常年维持 12%,是成年人的三倍。

宿务岛的韩国造船厂招焊工,月薪 500 美元引来了 3000 名年轻人,最终仅 600 人通过技能测试。厂长金珉锡摇头:“一半人没读完高中,连焊机开关都不会用。” 2023 年,220 万人远赴中东当护士、建筑工,寄回的外汇占 GDP8.4%,却填不满国内的就业黑洞。

被稀释的教育资源

马尼拉公立学校实行 “半天制”,上午是一年级学生,下午换三年级上课。38 岁的教师艾丽莎教三年级,班上挤着 67 个孩子。她的教案里全是填空题,“改作文要到凌晨,根本来不及”。教育部每年都申请建校预算,却总被新增的百万学龄人口 “吃掉”。更无奈的是,全国 70% 的私立学校由教会开办,课程里绝口不提性教育与避孕知识。

追不上人口的经济

2023 年菲律宾人均 GDP 仅 3620 美元,比越南低 400 美元。工厂主更愿用机器替代人工 —— 马尼拉的制鞋厂引进自动化生产线后,裁员 40%。经济学家雷蒙指出:“每年新增 200 万劳动力,却没有足够产业承接,年轻人成了‘过剩资源’。”

粮食危机雪上加霜。这个曾是 “东南亚粮仓” 的国家,2025 年稻米进口量达 240 万吨,超市米价从 40 比索飙升至 70 比索。贫民窟的母亲们在发放点前排队,每人限购 5 公斤,“现在一斤猪肉能换三斤米,孩子只能喝稀粥”。

四、无力的破局:措施在教义前折戟

宿务市将小学改成四层教学楼,一间教室隔成两半,却仍缺 230 间教室。达沃市给社区发避孕套,神父周日布道就呼吁 “拒绝罪恶工具”,三个月后回收的药具堆成小山。

政府曾试图立法突破。2012 年《生殖健康法》讨论时,50 多万信徒走上街头抗议,教会威胁开除支持法案的政客教籍。最终法案虽通过,17 个省份直接拒绝执行,公立医院直言 “信教” 不给避孕用品。前总统杜特尔特曾推行 “现金奖励绝育” 政策,骂教会 “让民众无知”,却在主教的抵制下不了了之。

2025 年出现些微变化:达沃市的奶茶店悄悄发放避孕工具,匿名咨询 APP 用户突破百万。但这些微光难以照亮全局 —— 人口委员会的白板上,2.1% 的期望生育率目标与现实相去甚远。

结语

马尼拉湾的黄昏,10 岁的卡洛斯在污水里捡塑料瓶,怀孕的母亲倚着椰树发呆。诊所的避孕药三个月前就断货,潮水推来垃圾与婴儿啼哭声。这个国家像不停结果的椰子树,却忘了土地早已贫瘠。当教堂钟声与孩子哭声交织,1.17 亿人的未来,该靠信仰还是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