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十一月中旬,全国多地气温逐步走低,冬季用电高峰的挑战日益临近。确保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在这一关键节点,中原大地传来捷报。
2025年11月6日,河南省首座全装配式500千伏变电站——旺河变电站顺利并网投运。这不仅标志着总投资达4.9亿元的驻马店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面建成,更意味着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年度17项迎峰度冬主网重点工程已完成9项,进度过半,为今冬明春的电力可靠供应注入了强劲动力。

01 里程碑式的突破:“六个首次”引领绿色建造新风尚
旺河变电站的落成并非寻常的工程竣工,它所实现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六个首次”,集中展现了我国电网建设领域向绿色化、工业化转型的前沿探索。
工程首次实现了全站应用钢结构建筑与预制电缆沟,颠覆了传统现场浇筑的施工模式。构件在工厂内按标准化流程预制,再运输至现场进行拼装,如同搭建精密的“乐高积木”。
在材料创新上,首次应用内墙纤维水泥饰面板与自粘屋面防水卷材,提升了建筑的耐用性与环保性能。这些新材料的应用,减少了现场湿作业和建筑垃圾的产生。
更值得一提的是,工程首次研发并应用了地脚螺栓导入及护套装置,以及在线路工程中首次应用P形脚钉。这些看似微小的技术革新,却极大地提升了安装精度与施工效率,凝聚了一线建设者的智慧结晶。
这“六个首次”共同构建了一个先进的绿色建造体系。其核心理念是“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智能化管理”,为未来电网建设树立了新的标杆。
02 提质增效的典范:“四节一环保”背后的新质生产力
装配式建造模式带来的效益是显著且多维度的。它不仅是建造方式的变革,更是对“新质生产力”在电力基建领域的一次生动实践。
根据测算,旺河变电站采用的全装配式工艺,与传统现浇模式相比,现场湿作业量减少了100%。这意味着施工现场几乎没有了尘土飞扬、泥浆遍地的景象,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同时,主体施工工期大幅缩短了80%。这种“河南速度”的背后,是工业化生产带来的高效率。构件生产与现场基础施工可以并行,极大地优化了工程周期,为项目早日投运争取了宝贵时间。
这一系列变革最终实现了节能、节材、节水、节地和环境保护的“四节一环保”目标。这不仅响应了国家“双碳”战略号召,也推动了建筑业向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转型升级。
这种集约高效的建造模式,减少了对人力资源的过度依赖,提升了工程质量的稳定性,是电力行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的重要体现。
03 赋能区域发展:从“电力高速”到“经济引擎”
驻马店西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投运,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座变电站的建成。它如同一条新建成的“电力高速公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能源保障。
该工程新建了一组1000兆伏安主变压器,新增500千伏及220千伏输电线路多回。其直接效益是显著提升了驻马店中西部地区的供电可靠性与电源支撑能力。
工程投运后,预计可提升驻马店地区局部供电能力达50万千瓦。这一数字,足以满足数十万户家庭的日常用电需求,也为当地工业企业的稳产扩产提供了充足的“电力底气”。
坚强可靠的电网是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投资、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旺河变电站的成功投运,将为驻马店乃至豫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驱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用电高峰,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正通过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强电网运维巡视等多种方式,全力织密电力“安全网”。旺河变电站的投运,正是这张安全网上一个坚实而闪亮的节点。
综上所述,旺河变电站的建成投运,不仅是河南电网建设的一个技术缩影,更是一个战略性的成果。它展示了科技创新在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转型中的核心作用。随着这种高效、环保的建设模式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未来的中国电网将更加坚强、智能与绿色,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