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的离世,既让人痛心又让人惋惜,培养一名优秀的学者需要耗费漫长的时间,付出大量的努力,可正当他们在发光发热的时候,突然倒下了!

据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消息,该系青年气候物理学者、副教授闻新宇去世了,年仅45岁,而原因让人无法接受,竟然是因为突发心脏病。
这个年龄的年轻人怎么会出现健康问题呢?要知道北大每年都有员工体检,如果有问题应该早干预才对,至少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改善工作和生活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切都是真实的,闻新宇老师于6月14日离开了这个世界,也离开了他一直以来努力耕耘的科研和教学工作,让学校和家庭遭遇了重大损失。
据了解,问老师出生于1979年,中学就读于北京四中,大学本科、博士都在北京大学就读,毕业后前往美国知名高校做博士后研究,回国后继续在母校北大任教,去世前是副教授、系副主任。

闻老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现代气候变化以及古代气候模拟,先后发表了不少论文;在教学方面更是突出,每一堂都非常精彩,就连博士生都对他赞不绝口,任何复杂的问题,在他的课堂上都会重构,以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讲给学生听。
在闻老师去世后,遍布于全球各地的学生纷纷发文悼念:

有学生表示,老师上课幽默,深入浅出,让学生很有收获感,尤其是每门课最后的考试,每个学生交试卷的时候,闻老师都给予了重视和仪式感,他会双手接过试卷,并且还会弯腰说谢谢。
这是对学生努力学习和配合的认同,也是对学生的最大尊重,让人颇为感动。

在德国的学生透露的一个细节引发了关注,称闻新宇老师上课很有激情,学生从不觉得打瞌睡,而且闻老师在冬天上课也只穿短袖,每次上课结束衣服都会被汗湿透。

有网友表示,这种现象并不正常,即便胖一点也不至于冬天穿短袖还流汗,他们怀疑这是否与心脏问题有关,该怀疑得的了不少学医网友的支持,认为心脏不好的人存在这种问题,出汗是发出信号。
现在的大学老师压力都很大,既要搞科研又要搞教学,认真负责的老师自然就会很累,即便学校每年都有体检,老师们也无暇顾及一些健康问题。

但无论如何,个人认为年轻学者还是要学会放松,不要把自己绷得太紧,毕竟大学老师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