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迎广 InWin DLITE 机箱评测:颜值与实用性兼具的全塔新选择

2023 年,迎广 InWin DUBILI 机箱以 iBuildiShare 系列的 DIY 精神惊艳亮相,凭借铝合金

2023 年,迎广 InWin DUBILI 机箱以 iBuildiShare 系列的 DIY 精神惊艳亮相,凭借铝合金与强化玻璃的材质碰撞、可切换的脚座 / 把手模式,成为装机圈兼具设计感与兼容性的经典之作。历经市场数年打磨与用户反馈沉淀,迎广顺势推出迭代升级的 InWin DLITE 机箱,在承袭 DUBILI 标志性金属美学基因的基础上,实现了安装体验与视觉呈现的双重进化。

一、外观设计:撞色个性与通透质感,全塔身材气场拉满

迎广 DLITE 在外观设计上的核心亮点,在于 “个性配色 + 通透材质” 的组合,同时以全塔尺寸奠定了沉稳大气的基调。从配色来看,该系列提供的金属棕色系,打破了传统机箱黑、白、灰的单调色系 ,自带复古质感,适合搭配木质桌面能轻松成为桌面 “视觉焦点”,对追求个性化装机的用户十分友好。

尺寸上,DLITE 的产品尺寸为 441×245×528mm(长 × 宽 × 高),相对于DUBILI几乎收缩了一圈,属于标准全塔机箱范畴。全塔尺寸不仅让机箱拥有更强的硬件兼容性,也让机身线条更显修长,摆在桌面上能轻松撑起 “整机气场”。

材质方面,采用 “SPCC 钢板 + 钢化玻璃 + 铝合金” 的组合,兼顾了坚固性与通透感:机身框架由 SPCC 钢板打造,这种材质具有硬度高、抗形变能力强的特点,能为内部硬件提供稳定支撑;侧面板采用钢化玻璃,可清晰展现内部硬件灯光(如 RGB 风扇、显卡灯效),满足光污染爱好者的需求;而铝合金材质则可能用于 I/O 面板、机箱脚垫等细节处,进一步提升整机的质感与触感。

I/O 面板布局合理:提供 1×USB 3.2 Gen 2x2 Type-C(传输速度高达 20Gbps,可连接高速外置 SSD)、2×USB 3.2 Gen 1(日常连接 U 盘、鼠标键盘)、HD Audio 接口(支持 CTIA 标准,兼容大多数耳机麦克风),接口数量与规格满足日常需求,且 Type-C 接口的加入提升了扩展性。

机箱的顶部和底部都做了开孔通风设计,并配备了磁吸防尘网。日常维护省心。开孔经流体力学优化,与顶部进风、底部出风形成微循环,加速热空气排出。防尘网阻隔的毛絮积灰,让机箱始终保持清爽工况。

二、硬件兼容性:全平台覆盖 + 超大拓展,旗舰硬件无压力

作为全塔机箱,硬件兼容性是迎广 DLITE 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从官方给出的参数来看,其兼容性覆盖了从入门到旗舰的绝大多数硬件,堪称 “全能选手”。

兼容性方面,DLITE 明确支持 “ATX、Micro-ATX、Mini-ITX” 三种规格,无论是主流的 ATX 主板(如Z890、x870),还是小巧的 Mini-ITX 主板,或是最新的背插主板,都能完美适配,用户无需担心 “主板装不进” 的问题。这种全平台支持的优势在于,未来升级主板时无需更换机箱,延长了机箱的 “生命周期”。

显卡兼容性是该机箱的一大亮点 —— 官方标注 “最大 G1PU 长度支持 380mm”。要知道,目前市面上绝大多数旗舰显卡(如 RTX 5090、RX 9070 XTX)的长度在 330-360mm 之间,380mm 的支持长度不仅能轻松容纳这些旗舰型号,还为 “带水冷头的定制显卡” 或 “超长版非公显卡” 预留了充足空间,彻底打消了用户对 “显卡过长装不下” 的顾虑。电源上方还做了mesh网孔和风扇安装位,可以进一步提升对显卡的散热效能。

CPU 散热器高度方面,DLITE 支持 “最大 165mm”,这一规格覆盖了市面上 90% 以上的风冷散热器:无论是入门级(高度约 154mm),还是中高端的(高度 158mm),甚至是部分双塔风冷(高度 160mm),都能轻松安装。即使是追求极限超频的用户,选择 165mm 以内的高性能风冷也无需担心 “顶盖顶到玻璃侧板” 的问题。

全塔机箱的宽度(245mm)为理线提供了充足空间,用户可轻松收纳电源线、数据线,避免机箱内线缆杂乱影响散热。机箱背部还配备了风扇供电和ARGB HUB,设4组PWM接口和4组 ARGB接口,理线更利落,配合主板同步RGB,灯效也更协调统一。

电源兼容性上,其支持 “ATX标准电源,长度最长 200mm”,还带有可拆卸的安装背板,为用户选择高功率电源(如 850W、1000W,常用于旗舰显卡 + 超频 CPU 的组合)提供了灵活性。

存储拓展方面,DLITE 提供 “2×3.5 英寸 + 2×2.5 英寸” 的硬盘位组合:3.5 英寸硬盘位可用于安装机械硬盘(如 4TB、8TB HDD,适合存储大量视频、游戏安装包),2.5 英寸硬盘位则适配固态硬盘(如 1TB、2TB NVMe SSD,用于系统盘或常用游戏盘)。这种组合兼顾了 “大容量存储” 与 “高速读写” 需求,满足大多数用户的存储配置。

拓展插槽方面,该机箱配备 “8×PCI-E 插槽”,这一数量在全塔机箱中属于主流水平:除了安装 1 张显卡外,剩余插槽可用于扩展独立声卡、网卡、PCI-E 转接卡(如 NVMe SSD 转接卡、风扇控制器)等设备,为未来的硬件升级预留了充足接口,尤其适合需要多设备拓展的 “生产力主机”(如视频剪辑、3D 建模主机)。当然也可以配合显卡支架实现显卡竖装的需求。

三、散热性能:多风扇位 + 全尺寸水冷支持,散热潜力拉满

散热是机箱的 “隐形性能”,直接影响硬件的稳定性与寿命。迎广 DLITE 在散热设计上的核心优势在于 “多风扇位 + 全尺寸水冷支持”,无论是风冷还是水冷用户,都能找到合适的散热方案。

DLITE 的风扇位覆盖了 “前、顶、后、底、侧” 五个维度,且每个位置都支持多规格风扇安装,具体配置如下:

前面板:支持 3×120mm 风扇(官方已预装 VX120 风扇,无需额外购买),作为 “进风主力”,可吸入冷空气,直接吹向显卡与 CPU 散热器;

顶部:支持 3×120mm 或 2×140mm 风扇,作为 “出风主力”,可排出机箱内的热空气,尤其适合搭配顶部水冷散热器;

后面板:支持 1×120mm 或 1×140mm 风扇,作为 “辅助出风”,加速机箱内空气循环,避免热空气堆积;

底部:支持 2×120mm 风扇,可吸入冷空气,吹向电源与显卡底部,进一步降低硬件温度;

侧面板:支持 3×120mm 风扇(官方已预装 VX120 风扇),可直接吹向 CPU 散热器或显卡,强化局部散热。

除了风冷,DLITE 对水冷散热器的支持也十分全面,覆盖了从 120mm 到 360mm 的全尺寸水冷,具体如下:

前面板:支持 1×360mm 水冷散热器,作为 “水冷主力”,可直接冷却 CPU 或显卡,散热效率远超风冷;

顶部:支持 1×280mm 或 1×360mm 水冷散热器,适合安装 CPU 水冷,尤其适合 “顶部出风” 的散热布局,避免水冷管弯曲过度;

后面板:支持 1×120mm 水冷散热器,适合小尺寸水冷,或作为 “辅助水冷” 冷却显卡。

值得一提的是,官方已预装 VX120 风扇(前面板 3 个 + 侧面板 3 个),用户无需额外购买风扇即可搭建基础散热系统,降低了装机成本。VX120 风扇作为迎广的配套产品,推测其风量、噪音控制处于主流水平,能满足大多数用户的散热需求。

若追求更强散热,也可自行更换为 RGB 风扇或高性能风压扇。由于本次采用的是无光风冷方案,所以将风扇全部替换成了迎广的Neptune“海王星”系列专业静音风扇 DN120 pro。风扇尺寸为 120x 120x 25mm,采用PBT+Silicon 材质,提供6年质保。

DN120 PRO配备了专属的金属磁框,搭配高效的FDB轴承与铜中管,内部采用三相六极马达,通过精准控制PWM控制IC,可维持较低的噪音水平,可提供2.83 mm/H2O的静压,60.56 CFM的风量,运行时噪音仅为20.3dBA。

DN120 PRO采用涡轮式扇叶外框,一体成型的设计,扇翼上扬,加强集中风流、减少气流分离的同时降低噪声。增加动平衡检测工序,多次多点调校叶片,确保高速运转平稳。达到风扇平衡性能及运作稳定性。

扇框左右两侧带有风向标识,风扇 4Pin 连接线,采用一公一母串接设计,便于多风扇的安装。线材以尼龙编织网线材包覆,细节处理到位。

DN120 PRO四周减震橡胶降噪减震,其中一个减震橡胶为红色。四角上导入了能重复使用的金属螺纹螺丝,解决多次安装滑牙的问题,并提供了两种不同长度的水冷排专用长螺钉和延长线以便于用户安装。

四、装机展示:细节设计显用心,安装轻松便捷

装机体验直接影响用户的 “装机心情”,从 DLITE 的参数与设计细节来看,其在装机便利性上有不少用心之处,免工具硬盘位:推测该机箱的 3.5 英寸与 2.5 英寸硬盘位采用免工具卡扣设计,用户无需拧螺丝即可安装硬盘,尤其适合频繁更换硬盘的用户。

DLITE整体设计兼具精致感与优雅格调,其香槟金色网状面板与拉丝金属边框相得益彰,深色主体框架搭配透明玻璃侧透面板,通过复古色调与多元化工艺材质的匠心组合,赋予产品独具辨识度的美学气质。该设计风格与木质暖色系桌面环境形成完美呼应,能够显著提升整体空间的视觉格调与艺术氛围。

机箱内部空间布局科学合理,具备出色的硬件兼容性。轻松拿捏标准ATX规格主板安装,RTX 5080系列高性能显卡,高度165mm的塔式风冷散热器,多达10个120mm规格散热风扇,充分满足高端硬件的安装需求与系统散热要求。

选用了无光风冷散热系统搭配竖置显卡安装方式,这种组合设计不仅优化了机箱内部的空气流通效率,还通过取消RGB灯光元素实现了更为简约纯粹的视觉呈现。在功能性方面,良好的风道设计确保了各组件获得均匀散热;在视觉效果上,极简的硬件配置配合机箱本身的工业线条,呈现出低调而不失格调的科技美学质感。

背面留线空间充足,功能区块划分清晰,预留的多处过线孔配合扎带能带走线变得轻松且整洁,底部仓位空间足够兼容各种规格ATX电源。

在机箱细节方面多种工艺交织,熏黑钢化玻璃侧透清晰展现内部硬件光效,波浪曲面mesh钢网兼顾散热效率与防尘性能,而细腻的拉丝铝材与精密折边则赋予机身扎实的触感与高级质感,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工业设计与实用功能的完美平衡,不仅提升了机箱的视觉层次感,更在实用性上精益求精。

主要配件方面,选用酷睿 Ultra 7 265K + 微星MEG Z890 UNIFY-X 主板为核心平台微星MEG Z890 UNIFY-X 主板绝大面积覆盖了铝制散热装甲,拥有旗舰级VRM设计的20+2+1+1 数位供电相数,加上双8pin与110A 智能供电模组,充分释放处理器最佳效能。

主板采用双槽设计,支持最新一代的CUDIMM内存,最大容量为128GB,结合独家SMT焊接工艺和MSI Memory Boost 技术,最高频率可达DDR5-9600+,进一步激发更强悍的内存性能。内存来自阿斯加特 雷神DDR5 8000MHz 48GB套装,采用海力士 M - Die 特挑颗粒,在 8000MHz 高频下仍能维持 CL38 的超低时序,实现了频率与延迟的完美平衡。单条24GB容量设计,48GB套装满足生产力与游戏双重需求。

竖装的显卡选用了影驰 GeForce RTX 508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其采用了NVIDIA最新的Blackwell架构,核心编号为GB203-400,拥有10752个CUDA核心,加速频率为2655MHz,16GB 超大容量GDDR7 显存,显存频率高达 30Gbps。纯黑基底与镜面高光线条纹理的碰撞设计。CNC亮面切割工艺勾勒出显卡棱角轮廓,哑光金属表面通过微米级喷砂处理实现类肌肤触感,全覆盖式铝合金上盖与强化中框形成立体散热风道,在克制中彰显次世代硬件的科技张力。

配备全新霜环扇叶风扇。92mm三折扇叶突破传统流体力学限制,环形链结构使7叶设计较前代11叶方案实现同转速下风压提升10%、噪音下降5%,配合智能启停技术,待机状态下实现0dB绝对静音。

影驰 GeForce RTX 508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显卡厚约2.5槽,整体尺寸316.5*135.1*56mm(含挡板)。上盖延续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工艺,采用了全覆盖的设计,铝合金材质辅助散热,内部共有五条8mm热管和两条6mm镀镍复合热管,通过回流焊接工艺和合金压铸中框加强件,尾端以及侧面贯穿开孔设计为散热提供更好的支持。顶部没有额外的RGB灯效设计,只有GEFORCE RTX和GALAX的字样涂装。

影驰 GeForce RTX 508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侧面的全金属装甲延伸至背板,形成360°包裹防护。背板采用阳极氧化工艺,白色“METALTOP”系列标识采用撞色涂装,周围环绕机甲风格浮雕纹路,充分强化视觉张力。右侧大面积的镂空,尾端半开放设计,大风流直接穿透尾段的散热鳍片,有效提升散热效果。

影驰 GeForce RTX 508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兼容反扣12V-2x6供电接口,符合ATX 3.1/PCIE 5.0供电规范,TGP设定为360W(MAX 400W),官方推荐的电源功率为1000W。

影驰 GeForce RTX 5080 金属大师 黑金版 OC配备dp*3,hdmi*1的输出配置,其中DP 2.1b接口,支持DSC 3.2无损压缩协议,可单线输出4K@240Hz或8K@120Hz信号。HDMI 2.1a接口新增VRR动态刷新率自适应功能,配合NVIDIA Reflex技术实现端到端输入延迟控制。

整机的散热选用了风冷方案,主力散热来自超频三的新品RZ620 Pro TC。作为RZ620 的升级版本,最大的变化就是引入了与RZ820一样的一体化顶盖设计,在保证整体性能的基础上颜值方面进一步提高。热整体尺寸为130*142*160mm,塔体鳍片采用折Fin与扣Fin复合工艺实现与热管的紧密贴合,延续家族式三角几何交错矩阵设计,基于气动声学原理有效降低运行过程中的高频噪声,为用户提供更为安静的使用体验。

最后对整机的散热效能进行测试,采用AIDA64与FurMark软件对整机系统实施双烤压力测试,在环境温度恒定为20℃、机箱双侧盖板闭合且机箱风扇转速统一调控至1000转/分钟的标准测试条件下,持续运行十分钟后监测数据显示:CPU运行功耗峰值达到287W,最高工作温度为97℃,稳定运行阶段平均温度维持在92℃;显卡运行温度仅为67摄氏度。得益于DLITE多mesh网面的通风设计,就搭载满负荷运行的265K与 5080显卡的配置组合而言,当前风冷散热系统的效能表现还是比较出色的。

五、总结

综合来看,迎广 DLITE 机箱是一款 “颜值与实力兼具” 的全塔产品,DLITE 延续了 DUBILI 的铝质优雅造型边条与实用前网散热设计,更针对老款用户反馈的理线繁琐、安装步骤复杂等问题精准优化:快拆设计理念,简化侧板与内部组件的拆卸流程,配合支持主板背插的结构布局,让高规格主板的安装无需反复调整角度;新增的隐藏式理线结构则解决了 DUBILI 缺少走线遮蔽的遗憾,与统一视觉风格的内部挡板相呼应,彻底告别线材杂乱的突兀感。当旗舰硬件遇上这款 “懂设计更懂装机” 的机箱,性能与美学的融合从此无需在便捷性上妥协。若你正计划组装一台 “颜值在线、性能强劲” 的全塔主机,且能接受其尺寸与潜在的装机准备工作,迎广 DLITE 无疑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