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0万美金大刀砍下之后,沃尔玛暂停招聘H-1B人才……

有知情人士透露,零售业龙头沃尔玛(Walmart)已暂停向需要申请H-1B工作签证的求职者发放录用通知。这一举措是在特朗

有知情人士透露,零售业龙头沃尔玛(Walmart)已暂停向需要申请H-1B工作签证的求职者发放录用通知。这一举措是在特朗普政府宣布针对新H-1B签证申请征收高达10万美元巨额费用之后,又一起对美国企业用人策略产生冲击的显著案例。

作为美国零售业中雇佣H-1B签证持有人最多的企业,沃尔玛的决策不仅折射出特朗普政府签证改革的连锁反应,更揭示了跨国企业人才战略与移民政策博弈的深层矛盾。

政策重压下的企业“断臂求生”

2024年9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对H-1B新申请征收高达10万美元的签证费,并推行“按工资水平加权抽签”的改革方案。这一组合拳直接冲击了依赖外籍技术人才的企业生态。

沃尔玛作为拥有近2400名H-1B签证持有者(占其美国员工总数0.15%)的零售龙头,虽依赖度低于亚马逊、微软等科技巨头,但仍成为首批调整H-1B招聘策略的大型企业。

公司发言人强调“谨慎考量招聘策略”,实则反映了成本与风险的权衡。以沃尔玛技术部门为例,此前通过IT人力资源外包公司(ICC)雇佣的“低价H-1B劳动力”,在新增10万美元费用后,其成本优势迅速瓦解。相较于雇佣本土员工,H-1B人才的经济性大幅降低,迫使企业重新评估人才结构。

沃尔玛的决策并非孤例,而是行业困境的缩影。科技行业早已因裁员潮与H-1B政策收紧陷入动荡,而零售业的技术岗位外包黑幕更被推至台前。今年8月,沃尔玛被曝出技术部门副总裁涉嫌收受外包公司回扣,导致1200名合同工突然失业。这一事件暴露了ICC行业“灵活用工-层层转包-回扣博弈”的灰色链条:主承包商通过多层分包稀释责任,技术高管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损害的是企业效率与移民权益。

全美商会副总裁尼尔·布莱德利直言,新政将使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无力使用H-1B计划”,而圣母大学商管学院院长约翰·维奇则警告,政策变动与AI转型叠加,可能彻底颠覆劳动力市场,中小企业首当其冲。

企业策略分化:沃尔玛与英伟达的“冰火两重天”

与沃尔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公开承诺承担H-1B申请所有费用,包括可能的10万美元支出。这一底气源于科技巨头对全球顶尖人才的刚性需求——H-1B不仅是劳动力补充,更是技术竞争力的核心。而沃尔玛的降本逻辑则揭示了传统行业与科技行业的本质差异:当外包成本超过本土雇佣时,企业自然选择“合规优先”。

这种分化进一步加剧了美国技术移民的“马太效应”:头部企业通过资源优势巩固人才壁垒,中小企业与初创公司则因政策门槛被迫收缩国际招聘。

H-1B持有者的焦虑已蔓延至整个移民社区。尽管长期遵纪守法,但政策的多变性让他们深感“被当作筹码”。雇主则批评配额限制削弱了关键岗位的补充能力,而美国商会的诉讼更将这场博弈推向法律层面。

更深层的矛盾在于,H-1B改革名义上旨在保护本土就业,实则可能适得其反。例如,“按工资抽签”方案虽意图打击低薪替代,却误伤了高校培养的F-1留学生群体;而10万美元费用则直接将中小企业排除在竞争之外,最终可能加速技术岗位回流海外。

沃尔玛的决策或只是冰山一角。随着特朗普政府持续收紧移民政策,更多企业可能效仿调整策略。ICC行业的黑幕曝光与政策重压下,H-1B体系的信任基础正被侵蚀。若官方监管无法跟上改革步伐,这一本为吸引全球人才设计的计划,或将沦为少数利益集团的博弈工具。

在这场政策与市场的拉锯战中,如何平衡本土就业保护与技术竞争力,成为美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命题。而沃尔玛的暂停招聘,或许只是这场变革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