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中国集齐天时地利人和,就像“压路机”一样碾向西方?

文|聂森 前诺基亚、爱立信工程师、军工科技领域创作者西方视角中,已经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正在如同“压路机”一般,

文|聂森 前诺基亚、爱立信工程师、军工科技领域创作者

西方视角中,已经集齐“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正在如同“压路机”一般,碾向西方手中最后的技术高地——半导体芯片产业。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第一个任期的2018年,正式发起对中国的全面半导体技术和设备禁运、开始打响这场仍将长期持续进行的中美科技战。

之后,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并未像当年很多西方媒体预测的那样全面崩溃、并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反而在这7年时间里不断发展壮大,并且在半导体设计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材料和软件等全产业链都获得了突破性进步。

更关键的是,中国制造的半导体芯片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也不断增加。

这个现象在最近两年开始引起美国一些人的焦虑。美国《外交学人》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正在政府产业政策的驱动下无法阻挡地发展,宛如一台蒸汽压路机一样向前碾压。

这篇文章是美国智库和政治评论媒体,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正面评论中国工业的文章之一。当然,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呼吁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防止被中国超越。

相比之下,其他文章主要集中在中国优势巨大的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产业。

而半导体领域是被他们忽略的,因为还有很多美国人仍然认为,美国的技术禁运已经给中国半导体产业链加上了“封印”,更不必担心中国在这个领域进步。这篇文章可以说砸碎了他们的幻想。

文章提到半导体产业,是“中国制造2025”列举的10个优先发展领域中,唯一一个没有实现目标的领域。对此,一些美国分析人士认为,这证明了美国对华技术禁运措施的有效性。

而另一些美国分析人员则认为,中国追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只是时间问题。

他们特别指出,中国企业即将主导成熟节点生产,建立成本和规模优势,这将在全球范围内取代所有竞争对手并产生连锁反应。

半导体领域的所谓成熟技术节点并没有统一的定义,美国半导体协会(SEMI)认为是14纳米及更大线宽的技术节点,还有一些行业人士认为是28纳米及更大线宽的技术节点,而先进技术节点就是线宽小于14纳米(或者28纳米)的节点。

美国原本并不在意中国在成熟节点上扩大产能,因为7年前中国能够国产的芯片非常少,哪怕成熟节点的也不多。但他们忽视了成熟节点芯片的市场规模。根据业内估计,成熟节点工艺的芯片从现在到2034年,都将占全球芯片销售额的大约一半。

而中国目前事实上已经接近突破5纳米节点,如果加上5纳米这样的先进制程工艺芯片,全球芯片市场超过60%销售额的芯片中国都有能力生产。

这正是中国政府早在7年前就制定的产业政策:一方面大力扩大成熟节点产能,并实现全产业链国产化,另一方面努力突破先进节点的全产业链设备、材料和软件。

文章认为中国在不久前制定的第15个五年计划的目标,是到2030年,半导体销售额超过2.4万亿元人民币(约3400亿美元),每年生产6000亿个芯片,22nm以下的完全国产化,3-5nm和7-10nm节点实现突破,以及占领全球成熟节点产能的50%。

正是这个目标让《外交学人》文章的作者认为,中国是一个“压路机”,决心不停地前进并碾压前进道路上的所有障碍。

实际上,一些美国半导体市场分析机构早就预测,中国半导体产业在2027年就将占领成熟工艺芯片全球市场的40%,并在先进工艺芯片市场达到6%的市场占有率。

为此中国大陆大量建造新的晶圆厂,到2024年已经拥有了81座晶圆厂,数量在全球仅次于日本的103座和美国的95座(但是晶圆厂的产能是不一样的,数量多并不代表总产能大)。

这个过程也反映在半导体制造设备的采购金额上,中国大陆和加上香港的采购金额在2024年6月达到了全球的一半。

有很多西方媒体在谈到中国的优势产业时都爱用“产能过剩”这个词来诋毁,而且相关的产业政策被错误地描述为中国经济的根本弱点。

但文章难得地纠正道:产能过剩是故意造成的效率低下,然而中国的产业政策是暂时造成产能冗余,最终较弱的公司被系统地淘汰,留下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蓬勃发展。

中国半导体政策就是这样,其核心是混合型产业体系,将集中的战略方向与分散的市场竞争相结合。

文章认为中国政府故意促进企业和省级政府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加速创新和扩大产业规模。地方政府通过指导基金发挥风险投资型投资者的作用,而中央政府则监督结果,并将竞争的成功者巩固为国家冠军。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强制要求国家资助的IT基础设施项目,包括云计算、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项目等等,必须有相当大的固定比例采购国产芯片。这将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提供庞大的市场。

现在西方开始发现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已经展示出一种必胜的信念,开始战略性地使用稀土和其他重要元素的出口管制,作为回击美国对华禁运的工具。

半导体行业使用的稀土大约占稀土总产量的10-15%,而中国占全球71%的稀土供应;

半导体行业使用的镓大约占全球镓总产量的98%,而中国垄断了全球98%的镓供应;

半导体行业使用的锗大约占全球锗总产量的10-15%,而中国垄断了全球94%的锗供应。

这是中国不怕美国进一步封锁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原因。

最后,《外交学人》的文章警告称,除非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或许还有印度和新加坡,共同实施贸易防御和需求侧措施(即不买中国制造的芯片),否则中国可能通过更高性价比的芯片制造业,来加强其在成熟节点生产方面的优势。

但是让这些国家“团结起来对付中国”,文章也哀叹称:这似乎是遥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