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归属刚一揭晓,新科得主就抛出了重磅观点。当地时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将奖项授予乔尔·莫基尔、菲利普·阿吉翁和彼得·豪伊特三位经济学家,以表彰他们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入阐释。而在获奖后的首次公开亮相中,法国经济学家菲利普·阿吉翁便直接将矛头对准美国,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不欢迎美国的保护主义浪潮”,言辞犀利,引发广泛关注。

据《纽约时报》报道,阿吉翁在新闻发布会上谈及全球经济现状时,对保护主义和关税政策提出了明确批评。他认为,这些看似“保护本土产业”的措施,实则是经济增长的巨大障碍。“贸易壁垒会让市场变得支离破碎,原本自由流动的思想交流也会因此受阻。”阿吉翁强调,自己毕生研究的创新驱动增长理论早已证明,“开放才是经济向前的核心驱动力”,而美国当下掀起的保护主义浪潮,显然与这一规律背道而驰。这番表态并非空穴来风,作为长期聚焦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学者,他的观点被视为对当前全球贸易环境的直接回应。
除了炮轰美国的保护主义,阿吉翁还将目光投向了欧洲,发出了更为严厉的警告。在接受法新社和《南华早报》等媒体采访时,他毫不客气地指出,欧洲大陆在全球科技竞赛中已经明显落后于美国和中国,若不及时醒悟,衰落将不可避免。
“欧洲真的需要醒醒了。”阿吉翁在法国电视二台的采访中语气沉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和现在的中国一直在推动突破性的高科技创新,而我们欧洲,还停留在渐进式的、中等技术水平的创新里打转。”他认为,这种创新层面的“原地踏步”正在让欧洲逐渐失去竞争力,长此以往,不仅经济增长会乏力,甚至可能被全球舞台边缘化。不过,阿吉翁也并非完全悲观,他表示欧洲仍有扭转局面的潜力,关键在于能否摆脱当前的创新惰性,真正投入到颠覆性技术的研发与突破中,才有机会赶上中美两国的步伐。
作为新出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吉翁的这番言论无疑具有特殊的分量。他以自己深耕数十年的理论研究为基础,既对美国的保护主义表达了明确反对,也点破了欧洲在创新领域的尴尬现状,既不回避问题,也给出了对未来的思考,这种直截了当的态度,也让他的观点迅速成为全球经济领域的热议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