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栖霞区小学西部教育发展共同体德育科研活动在南京市晓庄小学举行

十月金秋,天高云淡,硕果盈枝。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德育盛宴在南京市晓

十月金秋,天高云淡,硕果盈枝。2025年10月23日下午,一场以“传承红色基因 争做时代新人”为主题的德育盛宴在南京市晓庄小学(行知校区)举行。这场由栖霞区教育局主办、晓庄小学(行知校区)与颜丽德育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的德育科研活动,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红色画卷,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书写着新时代德育工作的生动注脚。参加活动的有栖霞区教育局德育(心育)工作促进中心主任姜莉、南京市晓庄小学教育集团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金立义以及西部德育共同体德育校长、德育主任、德育骨干、各基层学校班主任代表、颜丽德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

薪火相传:穿越时空的德育课

赵恩葵老师,用一堂《忆峥嵘长征 燃红色薪火》将现场带入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学生们在情景再现中重走长征路;肖圆圆老师的《感悟戍边情 点亮少年心》,用一个个真实的戍边故事,让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落地生根;程宣老师设计的《请回答1945》,以沉浸式历史探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平的珍贵;高畅老师执教的《寻访兵工印记 点燃强国梦想》,则通过探究家乡兵工史,激发学生的科技报国之志;吉婷雯老师的《高擎先辈旗帜 传承抗战精神》,以感人至深的抗战故事唤醒历史记忆;姚学谦老师带来的《定影青春 取景未来》,创新运用影像叙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时代发展的关系;杨天奇老师的《光影中的历史与青春使命》,用特殊的教育智慧诠释着同样的爱国情怀;沈如兰老师执教的《寻访金陵抗战印记 争做红色精神传人》,带领学生走进身边的红色地标,让历史照进现实;唐艳老师的《我和未来有个约定》,以梦想规划启迪学生思考人生方向;胥洁老师设计的《与英雄对话:解码我们的行动密码》,通过跨越时空的“对话”活动,引导学生从英雄精神中汲取成长力量。十节主题班会,如同十颗璀璨的明珠,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红色教育的绚丽光彩,展现了栖霞德育工作者扎实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教育智慧。

智慧碰撞:见贤思齐的教研盛会

“问课辨课”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主会场内,行知团队与燕小团队的教师们围绕两节展示课展开深度对话。一个个犀利的问题,一次次精彩的回应,彰显着德育工作者对教育本质的不懈追求。分会场内,各校教研团队更是各展所长,在思维碰撞中凝聚共识,在质疑反思中共同成长。这场教研盛会不仅是对课堂教学的打磨,更是对德育工作者专业素养的淬炼。每一次问课辨课,都是对教育初心的重温,对育人使命的担当。

继往开来:德育创新的时代乐章

活动进入总结提升阶段,金立义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的创新价值和示范意义,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传承红色基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德育改革创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南京市晓庄小学颜丽副书记带来的《厚植爱国情 砥砺报国志》微讲座,将理论探讨延伸至学校实践层面。讲座全景式展现了晓庄小学如何将红色教育有机融入学校课程体系与日常活动,通过“环境浸润、课程深化、活动拓展”三大路径,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红色育人模式,为各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紧接着,学校德育磨课团队围绕“红色教育主题班会课的‘教师胜任力’”展开深度交流。他们从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两个维度,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德育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能力结构。论坛通过大量鲜活案例,深入剖析了红色主题班会的设计要领与实施策略,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清晰可行的发展路径。

最后,栖霞区教育局德育(心育)中心的姜莉主任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姜主任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讲话既是对本次活动的精辟总结,更是对未来工作的动员部署,希望全区德育工作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创新的思维,共同谱写栖霞德育工作的新篇章。

这场融“沉浸式体验、探究式学习、生成式成长”于一体的德育盛会,不仅展现了栖霞德育工作的创新成果,更让我们看到了红色基因在新时代少年血脉中奔流不息的希望。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将把收获转化为实践动力,让红色基因的传承在栖霞教育的沃土上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