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阿塞拜疆 42 亿拿下 40 架枭龙 + 霹雳 - 15?土耳其想偷学?中国不怕!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多架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 “枭龙”战机降落在阿塞拜疆机场,此前“巴方已交付3架枭龙”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19日,多架巴基斯坦空军的JF-17 “枭龙”战机降落在阿塞拜疆机场,此前“巴方已交付3架枭龙”的传闻终于有了答案。这些战机并非提前交付,而是来参加“印度河之盾- 2025”联合演习,包括Block-2、Block-3及双座型在内的5架机型,让阿塞拜疆空军提前体验了这款战机的性能——真正的40架采购订单,仍在按计划推进,2025年交付的说法显然过于心急。

这宗高达42亿美元的订单,是枭龙战机诞生以来最大的海外订单,也是中巴航空制造业的里程碑。阿塞拜疆不仅买下40架枭龙(含双座教练型和Block-3主力型),还打包购入了霹雳- 15远程空空导弹、全套地勤维护设备、零部件及发动机,相当于直接引进了一套完整的空战体系。对亚美尼亚、伊朗而言,这意味着阿塞拜疆的制空权优势将进一步扩大,未来区域空中格局可能被重塑。

阿塞拜疆向来以“识货”闻名,此前与亚美尼亚的战争中,它就靠精准采购打了一场漂亮的“装备致胜战”。战前它悄悄购入以色列“哈洛普”巡飞弹、“长钉”反坦克导弹,以及土耳其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开战后果断投入战场,直接瘫痪了亚美尼亚的防空体系,让对方失去制空权,被无人机和巡飞弹炸得毫无还手之力。如今选择枭龙Block-3,显然是看中了这款战机的实战潜力和高性价比。

为了迎接这批战机,阿塞拜疆正在紧锣密鼓升级纳索斯纳亚空军基地。不仅扩建了跑道,还新增了水泥堡垒式机库——这种能抵御炸弹袭击的机库,显然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冲突,确保枭龙战机的生存能力。而巴基斯坦能造出如此先进的战机并成功出口,背后离不开中国的全力支持:从核心技术转让到零部件供应,从歼- 10CE、歼- 35AE的引进借鉴,到枭龙生产线的搭建,中国堪称巴基斯坦航空业的“最强后盾”。

枭龙Block-3能打动阿塞拜疆,核心在于其“先进且实用”的性能配置。作为轻型多用途战机,它搭载了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具备超视距拦截、对地精确打击、空中加油等能力,配套的霹雳- 15远程空空导弹和霹雳- 10近距格斗弹,更是让其战力翻倍。尤其是霹雳- 15,在5.7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用它击落7架印度战机,这一辉煌战绩,让阿塞拜疆下定决心大量采购——外界推测,其采购量可能超过200枚,足以支撑多轮高强度空战。

不过,这宗订单也引发了一个争议:阿塞拜疆会不会把霹雳- 15E(出口型)悄悄送给盟友土耳其,让其偷学技术?有观点认为,土阿关系密切,土耳其一直渴望突破远程空空导弹技术,若拿到完整实弹,可能会拆解研究。但这种担忧,在业内看来其实多余。

首先,霹雳- 15虽已诞生十年,但核心技术壁垒依然很高。机械加工精度、特种材料配方、电传控制系统、雷达导引头技术,这四项随便一项都能难倒绝大多数国家,土耳其的导弹制造工业虽有进步,但在这些关键领域仍有巨大差距,想靠仿制复制出性能相当的导弹,几乎不可能。

其次,外贸武器的“风险与收益”本就并存。霹雳- 15作为成熟外贸产品,土耳其若真有需求,完全可以通过正规渠道向中国采购,没必要绕弯子通过阿塞拜疆获取;而且中国出口的武器往往会有技术限制,核心部件的仿制难度极大,即便拿到实弹,也很难逆向工程成功。

更重要的是,中巴在这宗订单中实现了“双赢”,且长期收益远大于一次性卖机。42亿美元的订单里,中国提供核心零部件(雷达、航电、导弹等),能拿到至少50%的份额;巴基斯坦负责组装,赚取组装费和就业机会。而真正的赚钱大头在售后:未来几十年,枭龙的维护、备件更换、弹药补充,都得依赖中巴,尤其是导弹等消耗品,会持续为两国带来稳定收益。

对比国际市场,枭龙的性价比更是无可替代。若阿塞拜疆采购美制F-16或俄制米格- 35,42亿美元最多能买20架,还不包含配套弹药和维护;而枭龙Block-3不仅数量翻倍,还能拿到全套体系支持,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选择,正是阿塞拜疆“识货”的体现。

说到底,阿塞拜疆采购枭龙+霹雳- 15,是基于区域安全需求的务实选择;而中国敢于出口,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自信。随着枭龙在国际市场的口碑发酵,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国家选择这款战机,中巴航空合作的模式,也将成为军工外贸的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