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要问宝钗袭人的人品如何?有些细节就是照妖镜,一照高下立现

有人觉得宝钗袭人最好,成熟稳重,体贴懂事,真真是贤妻贤妾。但其实看人不能只看装出来的那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她的本质。宝钗

有人觉得宝钗袭人最好,成熟稳重,体贴懂事,真真是贤妻贤妾。

但其实看人不能只看装出来的那一面,更重要的是要看她的本质。

宝钗所谓的“珍重芳姿,安分随时、自云守拙”,不过都是特意打造的人设,“自云”而已。

而袭人的“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也不要忽略了前面的“枉自”、“空云”,一切看来美好的东西,实际都是空谈,并非真的。

真要看清她们的人品,还得从细节来看。有些细节就是照妖镜,一照之下高下立现,是人是鬼一清二楚了。

01 薛宝钗

薛宝钗的端庄懂事,只是一些特定时刻,比如在贾母王夫人面前端起来,一副贤良淑德的样子。

私下里却全然不是这样,她惯用的手法: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己一套对人一套,妥妥的双标。

宝玉挨打,袭人听茗烟说是薛蟠泄露了蒋玉菡之事,宝钗知道后回家就跟薛蟠杠上了。薛蟠粗人一个,哪里说得过博览群书的宝钗,被怼急了,便说了宝钗一句:

“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

宝钗的话可把宝钗气怔了,她拉着薛姨妈就哭道:“妈妈你听,哥哥说的是什么话!”

虽然薛姨妈马上劝慰了她,宝钗还是感到满心委屈气忿,回到房里哭了整整整一夜,第二天眼睛都是肿的。

为何薛蟠一句话宝钗就能哭成这样?

想来她是懂得闺阁之中女子清誉的重要性。

一个女子的声誉毁了,她的婚姻和幸福也就毁了。比如迎春的婚姻之所以那么悲惨,抄检大观园至少脱不了关系。贴身丫头司棋被撵,也影响到迎春的清誉。

可是薛宝钗如此在乎自己的名声,她却多次在人前诋毁黛玉。

凤姐宝玉遭马道婆魇魔后,奄奄一息府里都快准备后事了。幸亏跛足道人出现救了他两人一命。得知两人转醒,一家子才把心放下来。

黛玉也松了一口气,忍不住念了一声“阿弥陀佛”。

薛宝钗便回头看了她半日,嗤的一声笑。众人都不会意,贾惜春道:“宝姐姐,好好的笑什么?”宝钗笑道:“我笑如来佛比人还忙:又要讲经说法,又要普渡众生,这如今宝玉,凤姐姐病了,又烧香还愿,赐福消灾,今才好些,又管林姑娘的姻缘了。你说忙的可笑不可笑。”

众人的悲伤还没散尽,薛宝钗居然当着众人说出这样的话。什么叫佛祖要忙着管林姑娘的姻缘?不就是在嘲讽黛玉恨嫁,要急着嫁人吗?

薛蟠在自己家里说一句她对宝玉有意,宝钗就哭成那样。

如今她却当着一堆人的面说黛玉,是何居心?

难怪大家听了没人发笑,也无人搭腔。这话根本就极为无礼,众人都知道不合适自然没人搭理宝钗。

黛玉听了并没生宝钗的气,只是红了脸,啐了一口就出去了。

得亏是林姑娘,这要换作宝姑娘得哭成啥样呢?事后得赔多少不是呢?

宝钗做的缺德事还不止这一回。

第五十七回,在潇湘馆,宝钗故意拥到薛姨妈怀里上演母女情深。薛姨妈打哈哈说自己爱黛玉胜过宝钗,黛玉便说要认薛姨妈为干娘。

薛宝钗马上阻拦,她说薛蟠看上了黛玉,让薛姨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作媳妇,等薛蟠回家了就下定。

好好一张嘴,却能说出如此恶毒的话,不知宝姑娘的心是怎么长的?

黛玉便够上来要抓他,口内笑说:“你越发疯了。”

纵然如此,林妹妹也没有生气更没有骂她,只是说她疯了。薛宝钗可不就是疯了,但凡没疯也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如果反过来,被开恶意玩笑的人的是薛宝钗,她肯定当场就发飙了。

就像当初宝玉说她一句像杨妃,体丰怯热。她就将宝玉、元春和贾府都骂了一通,最后连林妹妹也受了她的气。

她当着贾母凤姐等人的面,讥讽宝玉黛玉。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

林妹妹只生过宝玉的气,而且生气了也是自己默默消化,并不会殃及旁人。

可是宝钗就不一样了,她背地里还要给人煽风点火呢。

宝钗因笑道:“你正经去罢。吃不吃,陪着林姑娘走一趟,他心里打紧的不自在呢。”

宝钗笑道:“你叫他快吃了瞧林妹妹去罢,叫他在这里胡羼些什么。”

文中提到夏金桂:“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

窃以为,这话用在薛宝钗身上更为合适。

02 花袭人

袭为钗副。正主尚且如此,袭人这个低配版的副还能高尚到哪里去?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宝玉信以为真,整个人呆呆的,一头热汗,满脸紫胀,话也不会说了。

袭人拉了李嬷嬷来帮忙看:

“你老人家瞧瞧,可怕不怕?且告诉我们去回老太太,太太去。你老人家怎么先哭起来?”李嬷嬷捶床捣枕说:“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

这下不得了,袭人要开始发飙了。

她第一行动不是赶紧回老太太、太太去,而是赶到潇湘馆去。

见紫鹃正伏侍黛玉吃药,也顾不得什么,便走上来问紫鹃道:“你才和我们宝玉说了些什么?你瞧他去,你回老太太去,我也不管了!”说着,便坐在椅上。

这架势跟王夫人有得一比了。

黛玉见她满面急怒,又有泪痕,便忙问怎么了。

得知宝玉的情况后,黛玉“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

黛玉喘息半晌后,赶紧推紫鹃过去跟宝玉解说清楚。

袭人完全不顾及黛玉的身体状况,坐在那里一副我不管了,你看着办的模样。

黛玉急得又咳又吐,袭人坐着屹立不动,还是黛玉喘过之后想出解决之法。

平时贾母过来看黛玉,都怕吵到黛玉,尽量让人小声不打扰到黛玉。

可是袭人一个丫头,却跑到潇湘馆又哭又闹,目无尊卑。而黛玉没有怪她无礼,只是让紫鹃赶紧去解围。

事后,黛玉也没说袭人一句不是,更没有跟贾母告状。

这要是袭人,背后得说黛玉多少坏话呢。

“她可不作呢。饶这么着,老太太还怕她劳碌着了。大夫又说好生静养才好,谁还烦她做?旧年好一年的工夫,做了个香袋儿,今年半年,还没拿针线呢。”

“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袭人这便叫做喊贼捉贼,自欺欺人,看得见别人黑,看不见自己黑。

03 林妹妹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身边有宝姑娘花袭人这样的人存在,林妹妹的处境怎能不艰难?

可纵然如此,黛玉也从来没有在背后说人坏话。她真要讨论别人时,也只会说人好话。

她认可也支持探春的理家:

“你家三丫头倒是个乖人。虽然叫她管些事,倒也一步儿不肯多走。差不多的人就早作起威福来了。”

宝玉说探春“最是心里有算计的人,岂只乖而已。”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宝姑娘呢,一边说探春“真真膏粱纨绔之谈”,一边却拿探春的改革成果去收买下人。

便是宝玉问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黛玉也不吝惜自己的好话:“谁知她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她藏奸。”

让黛玉如此感恩之事,其实并不是什么大事。那次黛玉说错酒令,宝钗知道了没有告诉众人,黛玉便心生感动。事实上宝钗是断然不会说的,因为她若说了不就暴露她自己也看过禁书所以才知道吗?

还有那个雨夜,宝钗让婆子给黛玉送了一包燕窝。虽然宝钗没来,虽然燕窝易得,但黛玉还是感念宝钗。

黛玉为人至真至纯,就算宝钗的这点情分算不上,黛玉却铭记于心了。

所谓黛玉爱生气爱使性子,都是莫须有的罪名。她从来只跟宝玉闹一下小性子,在长辈面前始终有礼有节,在姐妹们面前也没有耍过脾气。

而宝钗袭人,在贾母王夫人面前装出一副贤良淑德、不争不闹的模样,但在姐妹们面前却肆意的诋毁黛玉,添油加醋、夸大其词,俨然“风刀霜剑”。

都说宝钗“品格端方,行为豁达,随分从时”,那是有目的的演戏。若真的“珍重芳姿昼掩门”,便不会不分日夜的跑到宝玉的房里不走,更不会在睡着的宝玉身边坐着绣肚兜。

若袭人真的“行事大方,心地老实,沉重知大礼”,那她就不会“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个和宝玉发生了云雨情。

真与假,美与丑,不能只看作者表面的言辞,更要看这些人日常的行为和种种细节。这些才能清楚的展现她们的人品和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