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双节保电显担当:国家电网用“满格电”护航万家灯火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交出一份扎实的保电成绩单。10月1日至8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日均调度用电量达192.36亿

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交出一份扎实的保电成绩单。10月1日至8日,国家电网经营区日均调度用电量达192.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42%;最大用电负荷9.61亿千瓦,较去年假期增长17.17%。

面对显著增长的用电需求,国家电网公司提前部署,应用智能巡检系统、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公司员工坚守岗位,奋战在保电一线,为节日期间的电力可靠供应提供了有力保障。

这个假期,电网运维的无人机与机器人成为保电主力,数十万员工坚守一线,在数字赋能中守护着节日的灯火辉煌。

01 科技赋能,智能巡检精准高效

国庆中秋假期,国家电网的保电工作凸显了科技力量。在天津滨海新区的1000千伏海河变电站,无人机按照既定航线平稳飞行,轮式智能巡视机器人“小海”在设备区进行红外测温,轨道机器人高精度识别保护屏信号。

这种“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系统在假期保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网福建电力应用电网输电全景平台接入的微气象装置,结合多源数据,实时监测全省输电线路运行情况。该公司实施 “一线一案”专项保电,各专业人员综合应用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设备,巡检枢纽变电站、重要输电通道和地下电缆。

在湖北,电网数智化提升工程成效显著。全省已建成387座智巡站,累计执行1.5万余次智能巡视任务,替代5927次例行巡视,节省巡视时间达1.1万小时。

这些智能巡检设备不仅提高了效率,更能精准发现隐患。在福建南靖,运维人员应用“空天地”一体化巡检模式,对闽粤联网工程线路进行特巡特护,确保跨省电力联络线安全。

02 重点保障,守护景区与商圈用电

假期期间,全国各地景区、商圈人流如织,用电保障面临考验。国家电网针对不同场景特点,制定差异化保电方案,确保文旅消费场所有“满格电”支撑。

在安徽黄山风景区,国网安徽电力依托电力大数据,对景区配电变压器进行全量标记,实时掌握配网设备运行状况。当地电力部门提前改造投运了位于景区核心区域的35千伏白鹅岭变电站,使区域电网供电能力提升1.5倍。

针对商圈用电需求,各地供电公司也制定了专门方案。在太原钟楼街步行街,假期日均接待流量达12万人次。国网太原供电公司采用“人工+无人机”方式,加强商圈供电设备巡检力度,确保供电安全。

济南泉城路商圈是城市的“会客厅”,国网济南供电公司提前对泉城路周边供电网络进行改造,实现该片区10条中压线路全自动功能全覆盖,为假期消费热潮提供可靠电力支撑。

03 服务民生,保障绿色出行与企业生产

面对假期新能源汽车出行高峰,国家电网基于智慧车联网平台大数据,筛选出5667个重点保障站点,提前开展特巡检查和消缺。通过“e充电”APP派发充电优惠券,引导用户避免长时涓流充电,压降单车平均充电时长。

在河北廊坊临空经济区,国网冀北电力投运了具备人机交互功能的智能超级充电站。这些充电站充电功率最高达600千瓦,可同时服务30辆新能源车,日均最多可为900辆次提供充电服务。

对于假期坚持生产的企业,国家电网也提供了专门服务。在石家庄装备制造产业园,国网石家庄供电公司成立“双节”服务小分队,与园区56家不停产企业建立 “一对一”服务机制,运用红外测温、带电检测等手段全面检查企业用电设备。

在成都,国网供电公司员工走访半导体制造企业,开展安全用电检查和隐患排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精准收集企业负荷特性、生产计划等信息,提前对企业供电线路及溯源电网设备进行隐患排查。

为保障农村地区用电安全,国网青海海东供电公司员工深入乡村,对客户侧分布式光伏设备开展安全检查,提供设备维护指导,确保农户用电无忧。

这个假期,国家电网17.6万名施工人员放弃休息,坚守在2200余项输变电工程和38项抽蓄工程建设一线。从大漠戈壁到群山之间,从特高压工程到抽水蓄能电站,这些关键能源基础设施的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电力数据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日均用电量两位数增长的背后,是消费市场的活跃与经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