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我们为什么把9月3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深度解析其中蕴藏的大国智慧和国际布局

今年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口头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战

今年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80周年。

1945年8月15日,日本口头宣布“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正式结束。

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把9月3日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呢?

别小看这一日之差,实际上,这是大国背后的博弈,也是综合国力的较量,更是中国人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标志。

1945年8月15号,日本天皇发布的只是一份“终战诏书。”

诏书里写着,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为了“帝国之自存,东亚之安定,”同时,诏书里还肯定了日本军人英勇善战,各部官员励精图治以及日本百姓对战争的贡献。

由于美国使用了原子弹,面对这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了保护日本国民,也为了防止人类文明被破坏,天皇不得不宣布停止战争。

诏书内容没有投降、战败和忏悔字眼。

日本将侵华战争定义为“帝国之自存,东亚之安定,”还把战争限定在日本和美、英打仗的四年,压根就没有提日本十四年侵华战争,更没有提日本对中国造成的伤害。

日本明明战败了,却还是打肿脸充胖子,不承认战败,反而把战败的原因归结到原子弹身上。

最无耻的是,诏书里说,天皇投降是因为保护日本国民,也为了防止人类文明被破坏。

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1945年9月2日,日本和美国签订了投降书,美国把9月2日定为对日战争的胜利纪念日。

从1931年到1945年,中国人民经历了十四年抗日战争,牵制日军百分之六十的兵力,杀敌七十多万,先辈们用血肉之躯硬抗日本的坚船利炮,一寸山河一寸血,付出的无数牺牲才取得的胜利。

就算没有美国那两颗原子弹,中国人民也能战胜日本,是中国打败了日本,而非美国。

只因当时国力衰微,日本“终战诏书”里,不提中国的字眼,投降仪式也是由美国牵头,而非中国主导。

这就会导致一个问题:

如果中国把8月15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就等于肯定了日本“终战诏书”里的内容,变相的否定了日本十四年侵华战争的事实。

如果中国像美国一样,把9月2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那就相当于变相的认同抗日战争是在美国的主导下才获胜的,这就否定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牺牲。

伟大的教员曾经说过:凡是涉及到重要事件,一定要独立自主,要自己制定标准,只有这样,才不能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我们不能任由他国篡改历史,粉饰侵略,更不能让心怀不轨之人忘记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付出和牺牲。

所以,中国才会把9月3号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强调中国在抗日战争上做出的贡献,更是对历史叙事话语权的捍卫。

历史叙事话语权,估计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语”,不太明白这个“词语”的重要意义。

举个例子!

首先问大家一个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哪一场战役?

中国人会说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可若问欧美人,他们会说是诺曼底登陆战。

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联人主导的,诺曼底登陆战是美国人主导的。

自二战以来,尤其是苏联解体后,欧美一直占据着世界的主导地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他们还掌握着媒体的力量。

强大国力再加上媒体宣传,导致现在的一些欧美人压根就不知道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贡献,他们甚至会认为,苏联是战争的始作俑者,更是独裁者,斯大林是一个残暴独裁的帝王。

尤其是欧洲人,他们认为是美国打败了德国、是美国拯救了欧洲,他们甚至把美国当成了救世主。

包括几十年前的中国人,也以拿到美国绿卡为荣,逐渐养成了崇洋媚外的风气。

事实真的如此吗?

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消息得到广泛传播,也让我们认识到了真正的美国,其实美国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繁荣昌盛。

这就是“历史叙事话语权”的作用,它能将黑的说成白的,随便写写,就能抹平一国的功绩,动动嘴皮,就能抬高国家形象。

作为中国人,我们必须要掌握历史叙事话语权,也必须要将9月3日定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8月24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命令驻外大使馆,散播弱智言论——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中国抗战80周年纪念活动。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中国的9·3阅兵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日本的右翼分子立刻捧臭脚,纷纷称赞道:“首相说得对,必须立刻制止中国的9·3阅兵,中国应该活在当下,展望未来,而不是沉迷过去。”

他们甚至自发举行游行示威,反抗中国的9·3阅兵。

他们做了却不让说。

讲不讲理?要不要脸?

他们是哪来的自信呢?

其实主要原因有一下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