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哪吒》剧组不领奖?真不是飘了,是他们忙得脚不沾地!

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讨论:《哪吒3》还没上映,剧组连颁奖礼都不去了,是不是饺子导演火了之后“飘了”? 这话真冤枉人了——人

最近刷到个有意思的讨论:《哪吒3》还没上映,剧组连颁奖礼都不去了,是不是饺子导演火了之后“飘了”?

这话真冤枉人了——人家哪儿是飘了,是真没时间啊!

早在上回华表奖颁奖的时候,光线传媒的王长田就明明白白说过:饺子导演团队要“闭关”了,在《哪吒3》正式跟观众见面之前,不会出席任何公开活动。

你可能没概念:动漫行业的“时间成本”到底有多夸张?咱们在大银幕上看的一帧动画,背后可能是画师熬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磨出来的细节。就拿《哪吒》系列来说,前两部里那些让人叫绝的特效镜头——比如敖丙的龙鳞反光、哪吒混天绫的动态纹理,每一秒都得砸进去大把时间精雕细琢。

对于饺子这样的团队来说,“时间”就是最金贵的东西。颁奖礼再风光,走红毯再热闹,说到底是“花时间换曝光”,可他们现在的优先级,是“花时间换作品”。毕竟观众记着的,永远是电影里的惊艳,不是领奖台上的身影。

再说了,饺子导演那性子,本来就不是“爱交际”的类型。之前采访里他就说过,自己最舒服的状态是泡在工作室里改分镜,跟演员、画师聊细节,真让他去颁奖礼上应付寒暄、走流程,反而像“把鱼从水里捞出来”——浑身不自在。

他是那种“用作品说话”的人:《哪吒之魔童降世》爆火之后,没见他频繁上综艺、接代言,反而一头扎回工作室啃《哪吒2》的剧本;现在《哪吒3》到了关键阶段,闭关不出才是他的“常规操作”。

其实这事儿也挺戳动漫行业的痛点:比起真人影视,动画创作本就更“费时间”——别人拍部剧可能三五个月杀青,动画电影动辄要熬两三年。观众等得着急,创作者更急,但“慢工出细活”这事儿,在动画行业里从来都是真理。

你看那些封神的动画作品,哪一部不是“熬”出来的?《千与千寻》的手稿堆了几间房,《疯狂动物城》的动物毛发特效改了上百版,《哪吒》系列能火,靠的也是饺子团队“死磕每一个镜头”的劲儿。

现在他们选择“不领奖、只搞创作”,反而挺让人放心的——至少能看出来,这群人没把“走红”当目标,眼里还是装着作品。

至于“不去领奖会不会影响热度”?真不用操心。《哪吒》这IP早就靠作品攒足了路人盘,只要第三部能保持前两部的水准,哪怕剧组藏到上映前一天,观众照样会揣着电影票蹲点。

毕竟对于创作者来说,最好的“奖项”从来不是奖杯,是观众走出影院时那句“这票钱花得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