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2025年的国庆旅游数据,充分诠释出了:露营欢喜,民宿愁!

十一长假繁荣背后的民宿寒冬:民宿为何难赚钱上海一家民宿的老板李俊在国庆假期迎来满房,但他却愁眉苦脸地算着一笔账: “表面
十一长假繁荣背后的民宿寒冬:民宿为何难赚钱

上海一家民宿的老板李俊在国庆假期迎来满房,但他却愁眉苦脸地算着一笔账: “表面看天天满房,但扣除平台佣金、房租和人工,几乎不赚钱。”

今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出游人次再创新高,8.88亿游客挤满各大景区,国内出游总花费突破8090亿元。

与火热的旅游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住宿行业并未如愿迎来期待的“丰收季”。

一、繁荣下的阴影:满房不等于盈利

黄金周期间,各大旅游城市看似一房难求,实则暗流涌动。

据途家数据,今年“十一”假期民宿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超三成,广西钦州、甘肃陇南等小众城市民宿预订量增速领先全国。表面繁荣难掩实际困境。即使是满房的民宿,也面临“赔本赚吆喝”的尴尬。

三亚、张家界、桂林、厦门……几乎所有旅游城市的酒店,都在经历同样的循环:旺季爆满,淡季熬人。很多酒店人,正是被“旺季假象”骗了太久。

二、价格倒挂:经济型酒店的“自杀式”涨价

这个假期,住宿市场出现了诡异的价格现象。平时以性价比著称的经济型酒店,成为涨价主力。如家房价同比上涨27.1%,汉庭上涨20.6%,维也纳上涨32%。

以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龙阳路地铁站店的如家酒店为例,9月28日平台最低房价为202元,10月1日就涨至794元,10月2日甚至涨到930元。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老牌五星级酒店反而成为价格洼地。

北京希尔顿酒店除10月2日外,其余日期房价均稳定在千元以内;上海外滩茂悦大酒店的江景房标价为1500元左右,比某些工作日的价格还要低。

三、消费者觉醒:帐篷与床车的逆袭

当住宿价格超出心理预期,年轻游客开始了集体“用脚投票”。

今年黄金周,露营装备销量同比激增230%,露营地入住率高达92%。无论是公园草坪、演唱会门口、高速服务区,还是马路边,随处都能看到支起的帐篷。

“睡不惯帐篷的年轻人,就把私家车当成了移动卧室。”社交平台数据亦显示,长假期间,小红书上“床车自驾游”话题阅读量达到1.1亿次,其中新能源车自驾过夜等相关话题阅读量近5000万次。

一个四人家庭在热门景区住一晚中档酒店的成本约为1500元,而租用一顶帐篷+营地服务费仅需200-300元。省下的千元差价,足以支撑一家人吃一顿高品质大餐或体验一次特色项目。

四、行业困局:无差

五、别降级的寒潮

消费降级的寒潮,正在无差别地席卷整个住宿行业。

从五星级到经济型,需求疲软冲击着每一类酒店。已发布三季报的酒店集团中,高端酒店集团洲际酒店和雅高集团,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区RevPAR(每间可售房收入)均为负增长。

许多高端酒店已经脱下“长衫”,开始上街摆摊。郑州永和伯爵国际酒店,在1800一晚的行政套房楼下,摆摊卖2块钱一个的包子;广州白云宾馆,以前一个果盘卖58,现在26元/份的盒饭,四菜一汤还送水果。

更触目惊心的是,去年三季度,酒店拍卖市场出现了154次的流拍。28亿的背景索菲特、15亿的佛山希尔顿、5亿的重庆悦榕庄,都找不到接盘侠。

六、结构之痛:连锁酒店的加盟困境

以“加盟”为主的经营模式,在这场寒潮中正面临严峻挑战。

截至2025年第二季度,亚朵集团的加盟酒店占比已高达98.7%。华住集团上半年54亿元的管理加盟及特许经营收入,已占总收入的45.4%,占比约95%的加盟店,成为了支撑业绩的核心引擎。

过去,加盟模式让集团方得以用稳定的加盟费对冲市场波动,但当前,维系加盟商的成本正急剧攀升。

行业的投资回报预期已被完全拉长——回本周期从普遍的3年延长至5年,极大地动摇了加盟模式的根基。

七、突围之路:寻找第二条增长曲线

面对行业寒冬,各大酒店集团纷纷寻求“多条腿走路”的新方式。

华住集团通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支撑旗下品牌的升级。比如,汉庭4.0通过供应链的优化,在软装、建材、家具等方面的采购成本下降了6%-20%,同时通过模组化生产将营建周期缩短了30天。

亚朵则把生意做进了更上游的产业链——整个2024年,亚朵卖出了超300万只深睡枕、77万条深睡被,零售业务的收入增速超过120%,营收已经相当于酒店业务的一半。

其零售品牌“亚朵星球”,在中国家纺行业排进了前四,深睡枕和深睡被双双卖成了电商平台细分品类的第一。

八、未来已来:重构住宿价值

旅游城市酒店的真正难点不在旺季,而在淡季。

“旺季考验运营能力,淡季才是真正的生死线。”聪明的酒店人,早就开始做三件事:旺季做收益管理,不盲目求满房;淡季做差异化产品,让淡季有存在感;全年做流量沉淀,用私域代替OTA。

西北一家精品酒店的逆袭案例印证了这一思路。2023年,该酒店开业第一年,旺季满房但全年亏损。

第二年,他们调整策略:旺季将ADR(平均房价)从580元提到720元,不盲目接团;淡季做“摄影主题展+住宿套餐”;同时建立会员社群沉淀客户。结果,2024年全年营收比第一年增长48%,终于扭亏为盈。

未来,住宿市场将不再是“酒店 vs 帐篷”的零和博弈,而是多元共存、各取所长的生态体系。

帐篷满足了人们对自由、自然与性价比的追求,而酒店则应在舒适、安全与服务上持续精进。

在呼伦贝尔草原上,一群年轻人围坐在帐篷旁,燃烧的篝火映照着他们的笑脸。他们计算着,这趟八天行程,每人每天平均花费不到114元。

几公里外,一家民宿的老板正在复盘国庆期的账本,摇摇头对妻子说:“明年得想想新办法了,否则真撑不下去。”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大家评论、点赞、收藏、关注、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