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结果出炉!十名同学获清华特奖,“最帅”飞行学员落选,学术是硬伤

文/王嘴瓢 校对/李蓉婳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高的学府之一,其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评选每年都会成为全网的焦点。通过院系的资格审

文/王嘴瓢 校对/李蓉婳

清华大学作为国内最高的学府之一,其本科生特等奖学金的评选每年都会成为全网的焦点。通过院系的资格审查,再经过初评和学校层层筛选,最终只有15人能进入答辩环节。

从候选人名单来看,15位候选人的简历一个比一个优秀,有人手握多篇核心期刊论文,有人在国际顶级学术竞赛中拿奖拿到手软,还有人带着自己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

不难发现,候选人名单中纯文科方向的只有一位同学,超半数候选人的研究方向集中在人工智能领域,这一比例此前从未出现。清华作为国内顶尖高校,其候选人的研究方向选择,往往反映未来科技的热门趋势。

最终,经过评委的评定之后,总共有10位同学成功获奖。

据悉,清华特奖只要入围候选人就有1.5万元奖金,如果最终能成功评选,奖金直接翻倍拿3万元的奖励。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有好几个被网友们看好的候选人最终没能成功入围,其中就包括来自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陈秀虎。

在众多的候选人之中,陈秀虎的简历是最引人注目的,他的履历堪称“文武双全”的典范。从学术成绩到飞行技能,从集体服务到文艺表现,每一项都很优秀,而且在清华的校道里面,他的简历还被排在第一个展示,一袭军装英姿飒爽,人也长得帅气,被网友们称为“最帅”飞行学员。

陈秀虎高中毕业于四川绵阳中学,是绵中2023级航天班的学生,从小痴迷军事题材电影的他,尤其向往成为空战片中飞行员。

初三那年,看到青少年航空学校招飞简章,他毫不犹豫报名参训。高中时不仅完成五架次体验飞行,更以8.98分(满分9分)的全国第一招飞心品测试成绩,带着扎实的文化课功底闯进清华航天航空学院飞行学员班,成为空军与清华联合培养“双学籍”飞行学员。

进入清华后,他更是把“追求卓越”刻进了骨子里,学业上稳居年级第二(共49人);飞行训练中,他在“双野”集训里担任清华、北大、北航三校“尖刀班”班长,更作为清华飞班唯一代表参与2024年珠海航展保障。

更难得的是他的全面发展,组织飞班首次参演《马兰花开》话剧,站上国家大剧院百场公演的舞台;主持九秋合唱比赛、昆山杯创业大赛决赛等校内大型活动。

凭借着优秀的表现,他拿下邓稼先奖学金、空军航空大学“四有优秀学员”等十余项荣誉,还是航院学生会文艺部干事、班级文艺委员。

这样一位学业拔尖、技能过硬又多才多艺的候选人,自然成了网友眼中的“夺冠热门”。

可最终的获奖名单里,并没有陈秀虎的名字,消息一出,评论区瞬间炸锅:“能处置空中特情还能搞科研的全能选手,居然落选了?”甚至有人列举他的年级第二成绩和科研报告经历反驳“这学术能力还不够?”

其实,了解清华特奖评选规则的人都知道,陈秀虎落选并非不够优秀,而是在“学术硬指标”的极致比拼中略显逊色。

根据《清华大学学生奖学金管理规定》,特等奖学金对学术成果的要求堪称“天花板级别”,除了顶尖学业成绩,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高质量论文等往往是关键加分项,这也是特奖多年来坚守的核心评选逻辑。

而陈秀虎的简历里面,在学术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只涉及到了一个项目,相较于获奖同学动辄多篇SCI论文、国际竞赛冠军级成果的“硬核”表现,缺少了标志性的高阶学术产出。

比如来自交叉信息院的李忆唐,她曾作为中国代表队成员参加第22届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获得理论单项第一名和最佳女选手奖。

来到清华大学读本科之后,在CVPR和CoRL(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个顶级学术会议)发过两篇一作论文,曾多次担任各种顶级学术会议的审稿人。

还有求真书院的陈嘉熙,虽然学术研究少了些,但在各种竞赛里拿了一堆的奖项,更重要的是,年仅18岁的他打破了清华学生丘成桐数学竞赛单项奖获奖数量记录,还通过求真书院全部8门博资考(正常8门选3门通过就行),已经远超绝大部分同龄人甚至是博士生。

作为得意门生,这次丘成桐亲自上台给陈嘉熙作介绍发言,有了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的站台,陈嘉熙想不入选都难。看到此景,台下的观众也是纷纷拍照纪念,掌声雷动。

在清华这种学校,还是要以学术优先,尤其是在特奖答辩这种“神仙打架”的场合,学术表现更重要,毕竟每位入围者都是各院系的顶尖强者。

当然我们没必要因为一次评选结果就争论不休,更不用把“特奖”当成衡量优秀的唯一标准,能入围候选人就已经是非常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