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子女的“怀旧执念”总觉得父母一方过世后,如果快一点开始新生活,就是对逝去亲人的背叛。
昨天收到粉丝小A的私信,聊得我心口发闷。她跟老公在杭州打拼,独生女,原本是爸妈的掌上宝。可去年她怀孕6个月时,老家的爸爸出车祸走了,天一下就塌了。
她说那段时间自己情绪崩得厉害,一边怕影响肚子里的娃,一边要陪妈妈扛葬礼。
因为工作催得紧,葬礼第二天就回杭州上班了,爸爸的保险、财产全是妈妈一个人跑前跑后。
她心疼妈妈,妈妈也总反过来安慰她“别熬坏身体”,母女俩就这么互相撑着。
后来她生了娃,回娘家坐月子,妈妈照顾得无微不至。等她产假结束回公司,婆婆来带娃,妈妈倒闲了下来。
可没俩月,妈妈跟她说,认识了个52岁的叔叔,要在一起。
小A说她不是反对妈妈再婚,可这叔叔条件实在拉垮:离婚十几年没孩子,没房没存款。
更让她膈应的是,爸爸才走半年多啊!要知道,她爸妈是亲戚眼里的模范夫妻,爸爸走的时候,妈妈哭到晕厥,怎么才半年就容得下别人了?
真正炸锅是上周,她用爸爸的赔偿款买的新房装修好了,写的自己名字。
妈妈跟她说,想带叔叔一起住进去,提前磨合“一家人”的感觉。
小A当场就急了:“您住哪儿我都没意见,可他凭什么住?你们没结婚,这还是我爸的赔偿款买的!”
母女俩吵得不可开交,妈妈说她“不懂事,想让我孤独终老吗”;
小A喊着“你忘了我爸是怎么疼你的吗”,现在谁也不理谁。
小A问我:“我妈是不是被灌了迷魂汤?我到底错哪儿了?”
其实我特理解小A的委屈那不是单纯的房子问题,是她觉得爸爸的“痕迹”要被侵犯了。
可反过来想,妈妈守着满屋子回忆,白天还好,晚上空落落的房子,是不是比我们更难熬?
她找的可能不是多好的伴侣,只是个能陪她关灯、跟她搭话的人。
我们总说“为爸妈好”,却忘了他们首先是“自己”,不是“谁的妻子”“谁的妈妈”。小A的爸爸如果还在,肯定也希望老伴儿有人疼啊。
只是这步棋,妈妈走得太急,没顾上小A的情绪;小A吵得太凶,没问过妈妈一句“你是不是怕黑”。
宝子们,换作是你,会同意妈妈带叔叔住进来吗?是先跟妈妈服软聊心事,还是坚持守住房子的底线?
其实亲情里最忌的从不是“再婚”,是“不说”不说自己的委屈,也不问对方的孤独。
今晚不如跟爸妈发句消息,就说“想你了”,好不好?
我是探运,如果你也有故事,关注我,咱们一起说说心里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