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一则看似寻常的纪检通报,却在百姓心中激起千层浪——民政局四级调研员夏国宝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区纪委监委审查调查。消息一出,迅速在各大平台刷屏。这不是一起简单的官员落马事件,而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基层权力运行的隐秘角落,也照见了千千万万普通群众对“民生守护者”最深的期待与最痛的失望。

夏国宝 资料图
夏国宝,男,1969年7月生,江苏盐城人,党校研究生学历,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早年毕业于盐城工学院,曾在乡镇政府任办事员、镇民政办主任,2004年调入盐都区民政局,历任社会事务科科长、办公室主任,2016年12月起任区民政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同时保留四级调研员(副处级)职级,牵头完成公益性公墓规划、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等重点项目,积累了丰富的基层民政和殡葬管理经验。2019年9月,他被盐城市民政局评为“全市民政系统先进个人”。2023年10月,夏国宝转任为盐都区民政局四级调研员(非领导职务),保留副处级待遇但失去实职领导权,继续协助分管社会事务、殡葬改革、养老服务等工作。2025年10月21日,其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盐都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四级调研员,在行政体系中或许不算“高官”,但在群众眼中,却是实实在在的“办事人”。民政局,掌管着低保、养老、婚姻登记、社会救助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务。一个调研员,虽不直接拍板,却能影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夏国宝长期在民政系统工作,本应是困难群众的“贴心人”,是政策温暖的“传递者”。可如今,他却站在了纪律与法律的对立面。人们不禁要问:那些本该送到孤寡老人手中的补贴,是否曾被“调研”进了私人腰包?那些等待救助的家庭,是否因“调研不力”而迟迟等不到希望?

目前,官方尚未公布夏国宝具体违纪违法细节。但公众的猜测与愤怒,早已超越个案本身。 有人回忆,曾有亲属申请低保被“卡”数月,经“熟人”打点后才“顺利通过”; 有养老机构负责人透露,项目申报材料“总要多跑几趟”,直到“关系到位”才获批; 更有网友在评论区写道:“我们不怕官小,怕的是官小权大、无人监督。”
这起案件,再次暴露了基层“微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的顽疾。调研员虽无决策权,却有建议权、审核权、协调权。若缺乏透明流程与群众监督,这些“软权力”极易异化为“潜规则”的工具。
纪委监委的介入,是正义的开始。但调查结束之后呢? 我们更需要的是:民政系统权力运行全流程公开透明,让每一分救助资金可追溯、可监督;建立群众满意度回访机制,防止“脸难看、事难办”成为常态;强化基层干部廉政教育与轮岗制度,避免“熟人社会”滋生腐败温床;鼓励群众监督与举报,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夏国宝的落马,是一记警钟。 它提醒每一位公职人员:你手中的权力,来自人民,也终将接受人民的审视。为了让每一个在困境中等待帮助的人,都能被公平以待;让每一份民政的温暖,都不被权力的阴影遮蔽。它也告诉每一位普通人:你们的愤怒与期待,正在推动制度的完善与社会的进步。民生底线,不容失守。民心所向,即是正义的方向。
(声明:文中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如因图片使用侵犯了他人的版权或其他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核实并依法更正、删除或作其他合理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