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确定了,国家将在农村开展这3件事,涉及每家每户,村民高兴了。
近期,随着“十五五”规划建议的落地,农村很多惠农政策也就随之而来,尤其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及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更是有了大动作。而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农村发展,不仅是因为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以此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就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明确提出,接下来的五年内,将在农村开展这3件事,每一件都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具体是哪些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件事:建设农事综合服务中心
据了解,国家六部门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在农村循序渐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破解当前农村服务资源分散、产前产后服务缺口大的难题。
所谓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是指集农业生产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平台,涉及建设农机库棚、育秧育苗、烘干仓储、冷链保鲜等基础设施。而且主要以小农户为重点,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他们提供精准化、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服务,以此提升服务效率。
可以说,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是衔接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键纽带,能有效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推动农业生产从分散经营向规模化、标准化转型。
对农民朋友而言,好处更是实实在在,如农民不用再为买农资跑断腿、为粮食烘干犯愁,而且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能通过专业指导提高产量和品质,让农业生产变得省时、省力又省心。

第二件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根据建议可以看出,“十五五”规划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作为战略重点,其核心就是通过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和产业融合发展,让农村既有“颜值”更有“内涵”。具体如下:
在基础设施方面,将推动农村公路、供水、供电全面提质,实现5G网络全覆盖,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人居环境方面,持续深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在产业发展方面,打造“一县一业、一镇一特、一村一品”格局,培育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
而这一件事的意义,在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而对农民来说,这些变化看得见、摸得着。如出门是平坦的水泥路,家里是干净的卫生厕所,手机连得上高速网络,孩子上学、老人看病不用再往县城跑;更重要的是,特色产业的发展让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增收致富。

第三件事:推进土地延包30年不变
我们都知道,下一个五年计划内,恰逢第二轮土地承包结束的时间,而第二轮土地承包结束后,继续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就成为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备受农民朋友关注。
这不在“十五五”规划的改革保障机制中,就明确强调了推进土地延包30年不变的方针。其目的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给农民吃下“定心丸”。而且与这一政策相关的项目,如高标准农田建设、种业振兴、智慧农业推广等举措也随之得到重视,这就为农村长期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而这一政策,可以很好地保障粮食安全,激发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入热情,也能推动耕地质量提升。对农民而言,延包政策还直接保障了土地权益的稳定性。如农民可以放心地对土地进行改良,发展规模化种植;也可以通过规范的土地流转获得租金收益,同时还能在流转后的土地上务工增收。这种“双重保障”让农民对未来的农业生产充满信心,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之,从农事综合服务中心的“一站式便利”到宜居乡村的“高品质生活”,再到土地延包的“长效化保障”,这三件事精准对接了农民的急难愁盼。而且在十五五规划的指引下,农村的振兴将逐步变为现实,这样农业会更有奔头,农村会更有看头,农民的日子也会越过越有盼头,农民朋友也将更加幸福。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跟大家说的关于农村建设的三件事情了。话说,你觉得这三件事如何?你们那边开始行动了吗?可以留言,跟大家说说你对此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