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清泉沟村的大喜事

常言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是人生最开心,最高兴的三大喜事,在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有4名莘莘学子的金榜题

常言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是人生最开心,最高兴的三大喜事,在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有4名莘莘学子的金榜题名,全村人群情激昂,成为最开心一件大喜事。——

清泉沟村的大喜事

本网陕州区讯    王红权       通讯员     昝运峡 马雪洋

“首先要感谢家乡,这里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现在取得了学习成果,离不开家乡父老乡亲支持与鼓励,希望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进入大学后,我要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长知识,学本领,不辜负村干部、父老乡亲和父母对我们的期望。”9月6日,今年刚考入成都西华大学软件工程的研究生赵伟华在电话里向笔者感慨道。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9月3日,曾经为清朝皇帝献贡小米的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秋雨绵绵,是全村人难忘的喜庆日子,在村委会会议室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聚集一趟收看阅兵仪式后,他们迎来了村里为今年新入学大学生、研究生的表彰仪式。

“今天把这几只行李箱交到孩子和家长们手上,我心里和大家一样激动。这些年,孩子也是乡亲们看着长大的,从牙牙学语到如今长成的大姑娘大小伙,又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开始书写人生一个崭新的篇章。他们是自家的骄傲,更是全村的荣光。箱子虽小,但却盛装着咱们全村人的牵挂,希望孩子们带着家乡的念想,在新校园里刻苦学习,长本事、开眼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愿这只行李箱,既能陪你们奔赴远方,也能在某天,装着你们的学识与本领,回到这片热土,创业发展。”三门峡市党史方志研究室派驻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第一书记赵玉丽在表彰仪式上热情洋溢期盼到。

清泉沟村位于张茅乡西南方向,全村712口人,1800余亩耕地,村民以种植小麦、玉米和谷子农作物靠天收获养生,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村集体收入也只有7万元左右。然而,朴实憨厚的清泉沟人却重视孩子的文化知识培养。

“我也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农村百姓供孩子上学确实太难了。今年2月份,我来到清泉沟村驻村后,看到乡亲们四处奔波外出打工,挺辛苦的,有的在家种着几亩地,一年收入也不到几百块钱。他们为了孩子前程节衣缩食,省事俭用,都把钱花在孩子的学习上,我也有孩子,也有同样感受。或许现在我们无法预知他们的未来,但10年之后他们或许会成为村内的人脉,助力家乡的发展。他们是清泉沟的希望,是清泉沟的未来,于是,我就想到快开学了,能给孩子做点什么。”三门峡市党史方志研究室派驻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第一书记赵玉丽深情地说。

“我们村里底子薄,也没有什么集体经济收入,赵玉丽书记得知村里有4名学生考入大学后,通过和爱人商量,自掏腰包,花了800余元,为孩子们每人赠送了拉杆行李箱,鼓励学子好好学习,早日成才。”陕州区张茅乡清泉沟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官周介绍到。

赵伟华、马嘉晨、赵亚婷、张依晶,这4名即将飞出清泉沟村,踏入他们心仪的高等学府接受深造之际学子们,捧着鲜红的荣誉证书和拉杆行李箱,个个心情无比激动,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咱们村做这件事,既是对孩子们的鼓励,也是一份正能量的传递;既是一种勉励,更是一种期望。我相信,明天清泉沟一定因你们而强大!”张茅乡清泉沟包村干部乔喜莲对学子们充满希冀。

在采访中,笔者还了解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官周的女儿也从大专考上了本科院校,为不麻烦驻村书记,就悄悄隐瞒了这一实情。在场的群众感慨地说:“张书记真是把大伙儿的事放在心上!”。

“有文化和没有文化就不一样呀,咱们村这几个孩子今年考上大学,通过高校深造,肯定能够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村里驻村书记这样做深得民心。”村民赵建星、马长巷和其他群众脸上溢满了灿烂的笑容。(昝运峡 马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