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人静,秋风乍起,翻动案头书页,恰是纳兰性德那首《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字字珠玑,句句含情,仿佛三百年前的秋风,穿越时空,吹入今人心中。
纳兰容若,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羡艳的富贵花,却偏偏生就一颗敏感多情的心。他身居庙堂之高,心处江湖之远;身处繁华之中,魂寄寂寥之地。这般矛盾,造就了他词中那份独特的忧伤与美丽。
“谁念西风独自凉”,起笔七字,已道尽人间孤寂。秋风乍起,他人或觉清爽,唯独词人感到刺骨凉意。这凉,不仅是肌肤所感,更是心底所生。疏窗紧闭,却挡不住黄叶萧萧,更挡不住往事汹涌。
纳兰伫立残阳中,沉思什么呢?或许是那个早逝的妻子卢氏。
“被酒莫惊春睡重”,回忆中的画面如此温馨:春日醉酒酣眠,妻子轻手轻脚,生怕惊扰他的好梦。这般体贴入微的关怀,在当时看来,不过是日常琐事,寻常夫妻的寻常相处。
“赌书消得泼茶香”,借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典故,纳兰忆起与卢氏琴瑟和鸣的时光。夫妻二人比赛谁先记得某句话出自哪本书哪一页,赢者先饮茶,有时笑得太过,茶泼了一身,满室茶香。这般雅趣,在当时看来,也不过是寻常乐事。
谁知,一朝春尽,红颜薄命,卢氏芳年早逝,所有寻常瞬间成为遥不可及的奢侈。
“当时只道是寻常”,结句七字,如锤击心,让人蓦然惊醒。我们何尝不是如此?拥有时以为理所当然,失去后方知那是上天何等珍贵的馈赠。
纳兰的词,之所以跨越三百年仍能触动人心,正是因为他捕捉到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对逝去美好的追忆,对当下幸福的忽视,对人生无常的慨叹。
他锦衣玉食,却深感生命虚无;他仕途坦荡,却厌倦官场虚伪;他情深似海,却遭遇生死离别。这种种矛盾与挣扎,化作笔下血泪交织的文字,让富贵词有了贫士之慨,让婉约词有了沉痛之思。
读纳兰词,总不禁反思自己的生活。我们是否也习惯了身边的温暖,视亲人的关爱为理所当然?是否忙碌于追逐远方,而忽略了眼前的诗意?是否要等到失去后,才会在某个秋夜蓦然醒悟,痛彻心扉地念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
人生最大的遗憾,不是得不到,而是得到了却不懂珍惜。纳兰用他短暂的一生(他仅活了三十岁)告诉我们:生命中的美好都是短暂的,唯有以心相待,方不负时光。
秋风又起,合上书卷,不妨问问自己:今日的哪些“寻常”,将会是明日追忆的“非凡”?或许,答案就在当下的每一个珍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