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浙东小城私藏的小众古村落,有乡村野趣、古朴秋色,还有旧时光

三门的美,藏于江南灵秀的山海之间。特别是秋日,这个浙东低调小城,私藏的数个小众古村落,尽显古朴的江南秋色。这里,没有摩肩

三门的美,藏于江南灵秀的山海之间。特别是秋日,这个浙东低调小城,私藏的数个小众古村落,尽显古朴的江南秋色。

这里,没有摩肩接踵的游客,没有过度修饰的商业气息,只有沉淀百年的石头老屋、层叠晕染的秋色,以及被时光温柔以待的旧日痕迹。

01东屏古村:一脉秋色,六百年陈酿

东屏是三门最具规模的古村落之一。自元末明初陈氏始祖迁居此地形成聚落,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因村东的山形似屏风而取名“东屏”。

还未进村,便被村口那几株巨大的古枫香攫住了目光。秋日的阳光透过金黄与赭红交织的叶片,洒在青石铺就的巷道上,光影斑驳。村中清一色是黑瓦石墙的浙派民居,蜿蜒的巷道纵横交错,被誉为“浙东传统民居博物馆”。

村中有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潺潺,秋日的红叶飘零其上,顺流而下。过跨溪的顺风桥,“华堂三台”四合院建筑群最令人驻足,虚掩的木门映衬着斑驳的马头墙。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唯有秋风拂过,带来一丝微凉。

漫步古村内,镇东堂、陈氏家祠、中和堂将军故居等历史建筑保存完好,雕刻技艺精湛。村里还有一座以“十里红妆婚俗”为主题的红妆博物馆,将红妆静态和婚俗互动结合,可以领略浙东地区特有的婚嫁习俗和地方文化。

东屏古村映秋色,酷似一坛被岁月陈酿了六百年的老酒,醇厚而绵长。

02黄泥洞村:石屋层叠,山海之间的秋日协奏

如果说东屏是深藏于山坳的大家闺秀,那么蛇蟠岛上的黄泥洞村便是屹立于山海之间的硬朗汉子。

这座由废弃的石头村改造而来的艺术村,建村历史可追溯至清初。先民们就地取材,用岛上的蛇蟠石垒砌成屋,层层叠叠,从山脚一直蔓延至山腰,极具视觉冲击力。

黄泥洞村最吸引人的恐怕要数38亩的粉黛花海,每到秋日,这片花海让刚硬的石建筑群变得柔软,搭配古村青石板路与石头房,非常适合拍照打卡。爬山虎也为石墙披上了红黄相间的外衣,石屋的沧桑与绚烂秋景形成奇妙的对比。

站在村子的至高点,可以远眺三门湾的蔚蓝海域。山、石、海、天,与这人间烟火的秋色,共同谱写了一曲磅礴而温柔的协奏。黄泥洞村的秋,是坚韧与浪漫的并存。

周边还有滑泥公园、野人洞等景点可以组合玩乐。

03岩下村:星石垒砌的“星象村”

岩下村是北宋名臣罗适后裔的聚居之地,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这里完整保留有300多间浙东古民居,村民们利用远古时期火山喷发形成的“星石”垒墙建屋,整个村子以“屋为日,地为月,井为星”分布,被誉为“中国星象村”。

星象村的奇特就在于结构,这里每一幢古民居都呈“日”字形,村里还留存近百口大大小小的水井。虽然有的水井已经不再使用,但随秋阳斜照,在井内投射出细碎的光斑。

村中古树众多,一棵数百年的老樟树与一座小小的石拱桥相依,桥下溪水已浅,铺满了金色的落叶,构成一幅极富禅意的画面。

周边还有岩下海洋生物博物馆、民俗馆、潘家小镇等景点可以组合游玩。

04板障山村:云端上的隐世桃源

前往板障山村的路是盘山公路,车外的景色从茂密的竹林变为斑斓的阔叶林。这个坐落在海拔500多米山峦上的村庄,仿佛一个悬挂在云端的隐世桃源。

板樟山村建村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村里都是石屋、石臼、石窗……保留着完整的传统建筑风貌。

村里最吸引人的是一棵千年树龄的古樟树,30余米高,树冠直径也逾30米,被称为“浙江第一樟”。更为有意思的是,古樟与朴树、糙叶树合生,一树三体,相生相依。

村内古道纵横,通往一片规模不小的古梯田。金秋时节,稻谷已收,留下整齐的稻茬,梯田的曲线在山雾中若隐若现。山间的雾气来得快,去得也快,时而将村庄笼罩得仙气渺渺,时而又豁然开朗,露出山下连绵的群山。这使板障山村的秋,变得立体而富有层次。

村后开发有栖心谷景区,有诸多休闲玩乐项目,逛完古村还可以嗨一下。

这个秋天,浙江三门这几个人少景美的乡野古村,足以满足你向往宁静与纯粹的心。

旅行小贴士:

古村赏秋最佳时节:10月下旬至12月,红叶与秋收景象最为迷人。

门票:古村均免费,东屏红妆博物馆10元/人,岩下海洋生物博物馆40元/人,滑泥公园50元/人,蛇蟠岛联票100元/人。

交通:乡村公共交通比较少,各村之间有一定距离,自驾最为灵活方便。

住宿美食:可选择住在三门县城或健跳、蛇蟠岛等镇区。品尝三门特色的青蟹、缢蛏和番薯面。

感谢你的阅读,你的每一次点赞、分享和留言都让我心生欢喜。

如果喜欢请关注@Trip在路上,我们一起看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