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可他刚到澳门码头就被海盗用枪顶头:“再嚷嚷

蕊蕊聊过去 2025-07-29 12:16:40

1950年,霍英东去澳门追查遭劫物资,可他刚到澳门码头就被海盗用枪顶头:“再嚷嚷就毙了你。”霍英东的呼吸仿佛都停滞了:“这一枪要是扣下去,命没了、事也砸了。”   1950年,朝鲜战争正酣,霍英东肩负运送物资的重任,却在珠江口遭遇海盗劫货。300根钢管,原本要修复鸭绿江大桥,却落入亡命之徒手中。他孤身追到澳门码头,枪口抵头,生死一线。这场惊心动魄的较量,他如何应对?背后又藏着怎样的历史担当?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对华实施全面禁运,钢材、橡胶、药品等物资成为违禁品。新中国急需这些物资支援志愿军,霍英东接下南光公司的任务,运送300根6米长钢管,从香港到汕头,再转运丹东,用于修复被美军炸毁的鸭绿江大桥。这批货价值8万港币,直接关乎前线战局。霍英东组织三船编队,夜间出发,试图避开港英巡逻艇和海盗。珠江口风浪凶险,船队刚出海,就被陈天二的团伙盯上。   陈天二原是国民党溃兵,手下300余人,装备美制重机枪和日式鱼雷艇,横行珠江口,连港英当局都不敢轻易招惹。船队被快艇包围,领航船油箱被击中起火,货船被迫停下。300根钢管被劫走,霍英东只能眼睁睁看着货物消失在夜色中。这批货的丢失,不仅是经济损失,更可能影响前线战局,霍英东深知责任重大。   三天后,南光公司得到消息,钢管出现在澳门码头,被陈天二的团伙低价卖给葡萄牙商人。霍英东立刻赶往澳门,找到码头堆放的钢管,试图交涉。搬运工头核对单据后,表示货已转手给名叫桑托斯的买家,交易已完成。霍英东追问买家下落,工头称人不在澳门,建议找卖货方。陈天二的手下出现,为首的刀疤男认出霍英东,警告他不要多事。霍英东试图争辩,刀疤男掏出勃朗宁手枪,抵住他后脑,威胁再闹就开枪。码头气氛紧张,搬运工停下动作,霍英东只能退让,眼看卡车载着钢管离开。他想报警,但澳门警察对陈天二的团伙向来束手无策,报案无果。   回到香港,霍英东闭门反思。他明白,失败源于低估对手。陈天二的团伙有组织、有武器,还有覆盖珠江口的势力网,绝非普通匪徒。他决定优化运输策略,船队从三船升级为五船联保,两艘侦察船探路,货船居中,两艘武装护航船断后,配备电台实时联络。帆船改装成机帆船,伪装成渔船,实际装载柴油机,速度更快。货舱设计双层结构,遇险可迅速沉货,货物用防水袋包装,便于打捞。1951年春,霍英东运送一批青霉素,途中遭遇国民党巡逻艇,船队按预案沉货,躲过检查。   次日夜里,潜水员将货物打捞上来,完整送往前线,救下众多志愿军战士。到1953年朝鲜停战,霍英东的船队扩至50余艘,成为华南最大物资供应商。澳门码头的屈辱,让他从逐利商人转变为肩负国家使命的战士。他运送的物资,直接支撑了抗美援朝的胜利。1980年代,国家表彰其“红色走私”贡献,1997年香港回归,他获颁大紫荆勋章,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2006年去世,享国葬殊荣,历史铭记他的担当。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