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够意思!在出演陈佩斯的《戏台》时,片酬合同里规定的是2000万固定报酬!黄渤一看,直接拿笔划掉,而是改成了票房5亿后分账!因为黄渤知道,陈佩斯为了拍摄《戏台》,把房子都抵押了。所以他选择零片酬出演,赌的是陈佩斯的梦想,也赌自己的眼光。他心里有数,票房到5亿,陈佩斯就能喘口气,不至于血本无归。
这事儿传开,有人拍手叫好,有人却眯着眼冷笑。毕竟,娱乐圈里,谁不是精打细算的商人?黄渤这一手,看似豪气冲天,其实也藏着冷静的盘算。他不是慈善家,他是演员,也是朋友。他用行动告诉陈佩斯:我信你能行,但我也得留条后路。票房分账这招,既是支持,也是对市场的试探。如果电影大卖,他拿到的可能远超2000万;如果扑街,他一分不收,陪着一起扛风险。
想想陈佩斯,房子抵押了,心血全砸进去了。每天片场收工,可能连夜盯着剪辑画面,眼眶发红,手边咖啡凉透都不舍得扔。他等的不只是一部电影的上映,更是自己半辈子的证明。而黄渤呢?他在镜头前嘻嘻哈哈,私下却默默改了合同,连个招呼都没打。这不是作秀,是男人间的默契。谁也不提钱,谁也不说苦,只是各自咬牙往前走。
再看市场,这年头喜剧不好拍。观众口味刁钻,笑点高得像山顶,一不小心就翻车。《戏台》能不能杀出重围,谁也没底。5亿票房,听着不多,可对一部非流量明星扎堆的戏来说,简直是座大山。黄渤敢签这样的合同,等于是把自己的名字押上去,和陈佩斯绑在了一条船上。你说这是义气,还是冒险?或许两者都有。
我认识一个圈内人,老王,做过几部小成本片的制片。他听了这事,咧嘴一笑,手里的烟抖了抖,说:黄渤这人,懂分寸。老王的意思是,换成别人,可能直接要个低价片酬,落个人情,还不担风险。可黄渤偏不,他选了最难的一条路,用自己的未来收益,给陈佩斯撑腰。这种做法,比送张支票更暖心,也更硬气。
再说回票房的事儿。现在电影还没上映,一切都是未知数。5亿是个坎儿,跨过去,黄渤和陈佩斯都能笑;跨不过,两人只能对视一眼,继续埋头干活。观众会买账吗?他们会不会走进影院,为这份情谊掏腰包?这些问题,没人能答。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黄渤的决定,已经让很多人重新审视这个圈子里的人情味。
那天晚上,我刷到这条新闻,坐在沙发上,手里的遥控器停了半天。脑海里全是陈佩斯在片场皱眉改剧本的样子,还有黄渤笑着划掉合同的那一笔。娱乐圈的水深,可偶尔也有这样一束光,让人觉得,这地方没那么冷。他们俩,一个是用命搏梦的老将,一个是看似圆滑实则有心的兄弟。这部《戏台》,不管最后赚没赚,我都想去影院坐一坐,看看他们的心血到底值多少。
你呢?听到这事儿,心里是不是也泛起点什么?是替陈佩斯捏把汗,还是为黄渤的仗义鼓掌?或者,你也在想,如果换成自己,能不能这么豁得出?别急着回答,先去买张票吧。有些故事,得在大银幕上才能看清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