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这话听着刺耳,但事儿就这么发生了。前两年西方车企从俄罗斯跑路,大众、宝马这些巨头说撤就撤,转眼把偌大的市场空了出来。中国车企一看,机会来了。吉利、长城、奇瑞这些咱自己的牌子,一股脑扎了进去。 那时候多红火?吉利 2023 年在俄罗斯卖的车比头一年多了一倍还拐弯,长城直接把工厂产能提到一年 15 万辆,奇瑞更实在,把研发中心都搬到莫斯科了,说要在那儿扎根。俄罗斯官方也热乎,部长公开说中俄汽车合作 “没上限”。谁能想到,这热乎劲儿还没过去,风向就变了。 2024 年春天,俄罗斯突然甩出个《汽车产业保护法》。说白了就一条:中国车企在俄罗斯卖的车要是占了三成以上市场,就得把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核心技术交给人家本土企业。不交?行,零件进口关税直接涨到 35%。这招够狠,等于掐住了中国车企的脖子。 吉利第一个被盯上。他们卖得最好的星越 L,发动机技术被点名要交出去。俄罗斯那边放话,半年内不交,工厂生产的车就拿不到补贴。吉利没办法,硬着头皮给了,结果 2024 年三季度在俄的利润直接从 12% 掉到 3.7%,账上平白多了好几亿的 “技术费” 支出。 长城汽车也没躲过去。人家让长城跟本地的拉达搞合资,拉达一分钱不出,就凭 “技术入股” 要走三成多股份,换的是长城最核心的底盘技术。谈了一个多月,长城没同意,结果呢?2025 年年初销量掉了两成多,圣彼得堡的展厅里,以前周末能来两百多人,现在撑死几十号,冷清得很。 奇瑞更憋屈。花了 20 亿卢布建的莫斯科研发中心,被要求加入人家的 “国家汽车联盟”。联盟有规矩,所有成员的电池管理系统源代码都得共享。这套系统是奇瑞 178 项专利堆出来的,能随便给?后来研发中心的服务器机房,保安都加了一倍,外人想靠近门儿都没有。 其实西方车企早看透了。大众的头头就说过,2023 年就断了跟俄罗斯合作的念想,“那儿的规矩说变就变,外资就是待宰的肥羊”。当时没人信,现在再看,这话真没说错。 这边中国车企难受,俄罗斯自己的企业可欢实了。拉达拿了长城的技术搞出新车,一年就卖了八万多辆,是以前的三倍。国家技术集团的股票涨了八成多,普京在年会上特意提,汽车产业的本地化率从 38% 涨到 65%,台下掌声响了半分钟。这光鲜数字背后,都是中国车企的血汗钱。 不光汽车,能源上也来这手。中俄天然气合作,俄罗斯突然说不算人民币了,改成卢布加黄金。这么一改,咱每年得多花四十多亿。他们说这是 “防金融波动”,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想让人民币在能源交易里抬头。 普京这算盘打得精啊。先用咱的钱和技术把自己的产业扶起来,再用政策把好处都留在自己家,对外还能喊着 “中俄友好”。这种表面好兄弟、背后下绊子的路数,比美国明着来的打压更让人防不胜防。 美国那边坏得直接,加关税、禁芯片,啥都摆在明面上。俄罗斯不一样,笑着握手的时候,手里早攥着刀子了。你跟他谈合作,他跟你讲规则;你按规则来,他又改规则。 中国车企也不傻了。2025 年开春,三家大车企直接停了在俄的新投资。 现在俄罗斯汽车市场那点空缺,他们自己想办法填。本土企业倒是扩产能了,可生产线的参数里,到处都是咱中国技术的影子。普京可能觉得这是赢了,可合作这事儿,哪能只靠抢别人的东西? 中国车企的投资清单上,俄罗斯项目已经被划掉了。不是咱玩不起,是看清了门道 —— 真心换不来真心的时候,及时止损才是聪明账。 信息来源:汽车进口报废税提高,俄汽车价格将迎来上涨·环球网
不惜一切打垮中国?真正“敌人”出现!不是美国,普京反成大赢家。 这话听着刺耳
古今知夏
2025-07-28 21:12:29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