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

古今知夏 2025-07-28 20:29:53

英国学者坦言:美国之所以一直针对中国,是因为中国犯了一个大错。一个建国才二三百年,强大不过一百年的国家,居然敢称“习惯”成世界老大。而且是对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起码在世界巅峰屹立二千年的伟大国家面前,何等狂妄和无知。 1980年时,日本经济总量冲到世界第二,丰田、索尼横扫全球市场。美国没有丝毫犹豫,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升值。短短几年,日本经济泡沫破裂,陷入 “失去的二十年”。 可中国的崛起路径,完全跳出了美国的剧本。中国没有搞军事扩张,而是用四十年时间让八亿人脱贫,GDP 从 1978 年的 3679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的 126 万亿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5G、高铁、新能源产业的突破,更在改写世界产业格局。 美国的 “老大心态” 瞬间失衡。它习惯了看谁强就摁谁,可中国手里的牌太多了 — 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14 亿人的购买力;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小到螺丝钉大到核电站都能自己造。美国想复制收拾苏联、日本的老套路,才发现中国根本不是一个路数。 经济场上,美国先掀了桌子。前几年喊着 “制造业回流”,反手就对中国加征关税,清单拉得比超市促销海报还长。可海关数据不会说谎:2023 年中美贸易额照样突破 6900 亿美元,中国对美出口的电动汽车、光伏组件卖得更火了。 美国企业急得跳脚,特斯拉上海工厂一半零部件依赖中国供应链,真要断链,马斯克的股价得跌穿地板。中国商务部的数据更直接:仅 2019 年,中美贸易摩擦就让美国企业损失超 500 亿美元。 科技圈的打压更露骨。为卡中国半导体的脖子,美国连盟友都不放过,勒令荷兰 ASML 不准卖光刻机给中国。结果呢?中芯国际用 “老设备” 啃出 14 纳米芯片,华为推出鸿蒙系统、自研麒麟芯片,2023 年手机出货量重回全球前三。 美国商务部偷偷放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限制?无非是本国芯片厂商库存堆成山 — 英特尔、高通的财报里,中国市场占比超三成,真把路堵死,自己先得裁员一半。 地缘上的小动作,更是把 “霸权” 二字刻在脑门上。在南海撺掇菲律宾搞事,给台湾当局递话,转头又跑到中东劝沙特减产石油,想拿捏中国的能源命脉。可中国早不是十年前的样子:在波斯湾,与伊朗签了 25 年合作协议; 在拉美,比亚迪电动大巴跑遍巴西街头;就连美国后花园的巴拿马运河,中国商船通行量占了近三成。美国想围堵,回头一看,盟友们早偷偷和中国握了手。 国际规则这块,美国最受不了 “话语权” 被分走。以前联合国开会,美国举个手,小弟们齐刷刷跟上。现在,中国提出的 “一带一路” 倡议已有 150 多个国家签约,比美国主导的 TPP 成员国多一倍还不止。 去年联合国大会上,关于全球发展倡议的投票,140 多个国家投了赞成票,美国孤零零举着反对牌,旁边的英法都低头玩手机,假装没看见。 最近 G20 峰会上的戏码更耐人寻味。美国财长耶伦拉着中国官员谈了三小时,核心就一个:能不能买更多美国国债?转头美国国会又通过法案,限制中国投资美国高科技产业。这种又要借钱又要打人的操作,连华尔街分析师都吐槽:这不是和债主打架吗? 中国的回应始终清醒而坚定。扩大自贸试验区,与东盟签订 RCEP 协定,2023 年对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进出口额达 13.8 万亿元;在空间站建设、量子计算、可控核聚变等领域持续突破。这些成就,不是美国的遏制能阻挡的。 如今,美国的 “老大心态” 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习惯了发号施令,见不得别的国家制定规则。中国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世界不该只有一种声音。中国的 “错”,或许就是不愿屈从于美国的霸权逻辑,只想走自己的路。 说到底,美国的针对是霸权焦虑的爆发。用关税大棒挥舞,用科技壁垒设防,用军事威慑施压,可这些手段在清醒而坚定的中国面前,正在逐渐失效。台下的观众早就看腻了霸权剧本,而中国写的新故事,正赢得越来越多掌声。

0 阅读:12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